古法製蛋挞 百层酥皮 啖啖心机

真材实料的酥皮蛋挞(MOP 5),散发着醇厚蛋香,趁热食更能感受到酥皮的香脆鬆化口感,是不少街坊的至爱。

擀好的皮再一个个用圆模吸好,放进冰箱待第二天用。

铺头所有挞饼都由梁老闆(右)及师傅(左)亲手製作。

焗製期间要定时打开焗炉转烤盘,面面受热均匀。

要做到243 层的鬆化酥皮,水油皮必须重複擀皮再摺叠,花不少心机。

除了各式靓挞外,还有自家焗製多款麵包

店里足足有六个挞款,每款都有不同的魅力。除了燕窝挞是澳门币15元外,其他款均为澳门币10元。

所以靓挞在同一烤盘上,实在是百「挞」争豔。

用料满满的黑糖珍珠葡挞(MOP 12),滑溜的蛋配上Q软的珍珠,不知不觉竟然吃完整个。

榴连蛋挞(MOP 12),交织着双重香味。

蛋挞是不少世代的共同回忆,在上世纪40、50年代已风靡港澳地区各个冰室,从过去到现在,不少人下午茶都喜欢饮杯茶食个挞,享受一下慢活时光。一个热辣辣的蛋挞,当中背后的功夫可不少,由擀皮到入炉,没有两三天都不成事,但时代变迁,现在不少餐厅都只会在工场订购蛋挞,反观自家人手製的新鲜出炉蛋挞买少见少,只有传统冰室才有这份手作坚持。 (文:梁嘉慧 图:张庚睿、李浩远)

传统冰室手作坚持

位于十月初五街的「沧洲咖啡小食」由上世纪四十年代开业,现任老闆梁达荣由七十年代接手至今,这样的老冰室在澳门弥足珍贵。铺位细细,但雀小脏全,地下为冰室,二楼是自家饼房,蛋挞、老婆饼、椰挞、合桃蛋糕等,款式琳瑯满目,每日下午开始準时出炉。相比起一般咖啡室的粥粉麵饭,每檯必会点一款挞饼,不愁捧场客。

提到沧洲,必定会想起店里的酥皮蛋挞,人手搓成的鬆化饼皮,重複摺叠出243层,再加上香甜滑溜的蛋浆,每一个步骤都落足心机。梁老闆一直坚持传统的手工做法,蛋挞的水油皮一定要提前做好,雪藏数晚后先可以用,而要做出鬆化香脆的酥皮,水油皮的融合必定要均匀,加上一次又一次地将其延平再摺叠,配合精準的炉火,焗製过程中三不五时打开焗炉把烤盘转至不同角度,确保受热平均,烤製出高水準的酥皮蛋挞。

店里每日只製近四百个蛋挞,一盘盘刚出炉很快会售罄,皆因梁老闆年事已高,为免自己太吃力,又确保到品质,各款挞饼都是限量供应。梁老闆笑言,「每日的挞饼都不会整太多,搵够食就好,不求发达,凼得自己、客人开心就够。」

六款靓挞眼花缭

出名製作不同口味挞款的「新好利咖啡饼店」位于凼仔地堡街,平时吸引不少本地市民及游客。店内自家製作多款口味,葡挞、蛋挞、椰挞、鲜奶挞、燕窝挞及芝士挞,六名「佳丽」,一字排开,绝对能满足挞之拥趸。一众靓挞有不少忠实粉丝,店铺由早上七点出炉至傍晚六点,绝对不会令食客失望而归。店里开头并没有多款挞,老闆娘刘太笑言一切都是为客人口味,观察市场的流行,再与自家团队共同研发出各款口味。要知道挞类众多,每款的製法不一,準备功夫就更加多,牛油酥皮、猪油酥皮、曲奇饼底等,各款挞都要用到不同的材料及蛋浆,必须要提前几日开始备料,为的就是客人食得开心。刘太透露未来仍会不断构思出新口味,做出口味千变万化的靓挞。

口感加倍Q软珍珠葡挞

澳门本地自家品牌「DiGreen滴果林」,除了主打各式自家製茶饮及雪糕,店里还有超创新又邪恶的黑糖珍珠葡挞。负责人阿奇坦言,当初之所以会有此灵感,全因黑糖珍珠鲜奶热潮,启发到将葡挞及珍珠两者结合。店铺希望打造出澳门本土手信,因此更创作了自家的包装盒及纸袋,誓要将澳门文化带到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