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局密切追蹤寨卡疫情 吁孕妇勿到病毒流行区
寨卡(Zika)病毒病在美洲地区爆发,情况严重,本澳卫生局表示,正密切留意疫情发展,并呼吁孕妇应暂时避免到病毒流行地区,市民外游时应注意预防感染寨卡病毒,宜穿长袖衫裤,在有空调或有防蚊装置地方住宿,外出时使用驱蚊剂,防止被蚊叮咬,如有发热、出疹等疑似寨卡病毒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之医生相关旅游史。
巴西去年的新生儿小头畸形病例激增,被认为与孕妇受蚊虫叮咬感染寨卡病毒有关。(资料图片)
卫生局表示,已做好各项準备,包括建立实验室诊断能力,向医务人员发出指引,加强监测,订定应对预案。世界卫总干事陈冯富珍今(1)日将召开国际卫生条例紧急委员会会议,确定寨卡病毒爆发,是否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作出相应建议,卫生局将密切留意世卫决定并据其决定採取相应措施。
肆虐美洲多国的寨卡病毒,主要由图中埃及伊蚊传播,引发先天性小头畸形症。(资料图片)
世卫已发布寨卡病毒全球警告,除中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至少17国如巴西、哥伦比亚、墨西哥、委内瑞拉等出现本土疫情外,在东南亚如泰国、柬埔寨、印尼及印度等都有外游后感染疾病的散发病例报告,近日台湾亦发现一例由泰国输入性感染病例。
寨卡病毒为黄病毒一种,去年巴西的新生儿小头畸形病例激增,被认为与孕妇受蚊虫叮咬感染寨卡病毒有关。截至上月底,巴西全国累计逾4,000例小头畸形病例,其中近70例死亡。
小头畸形症(Microcephaly)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指一个人的头围相对其年龄与性别平均值小三个标準差以上,一般小头症患者,寿命会减短,大脑功能难趋于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