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区限高成新城规划最热话题 整体意见不认同放宽楼宇高度

新城填海区总体规划的《第三阶段公众谘询民意调查研究总报告》昨日出炉,当局共收到6,510份意见,归纳为17,194条具体话题,当中住屋、交通、城巿景观、公共设施议题普遍受关注,每项议题均收到逾2,500条意见。在具体话题方面,B区高度(景观)高踞社会意见、传统传媒及网络民意三个谘询渠道的热门话题首位,讨论激烈程度甚至超越了公屋总量、第四条跨海通道等传统话题,意见整体上是以不认同放宽楼宇高度为主。

新城总体规划方案规划人口容量为16.2万人,对本澳未来发展影响深远,但各项规划细则尚待确认落实。(资料图片)

作为特区政府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城市发展空间规划项目,新城填海区总体规划的最后一份公众谘询报告昨日正式公布。《报告》长达39页,除详细罗列谘询过程及数据外,还总结称,谘询前后澳门社会对新城区总体规划的支持度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按分区检视,市民对A区的公屋数量、第四条跨海通道、学校村等重点议题较为关注,而且整体态度较为正面,但对交通规划及人口密度感到担忧,主要是担心A区人口密度提升后,公共设施的充足度会下降。

运输工务司司长罗立文(中)昨日表示,新城填海区总体规划的公众谘询结论报告稍后才会出台。(刘凯辉摄)

网络民意最反对放宽限高

B区景观高度得到社会各界重点关注,共收近1,800条意见,但意见并不统一,整体上是以不认同放宽楼宇高度为主。《报告》指出,有意见认同通过放宽B区楼宇高度来提供更多住宅,从而纾缓澳门半岛现有城区人口压力;亦有意见认为该区发展对澳门地理乃至人文发展影响深远,应优先考虑保护景观。在主动提交的社会意见中,认同放宽限高与不认同态度所佔比例约41%比33%,余下约25%态度中立;传统媒体提中立和不认同态度为主(41%,54%),网络民意则以反对为主,所佔比例高达74%。

CDE三区的低碳环保发展方案获社会意见普遍认同,其中低碳居住区、绿色出行及单车径三项议题获得较多关注。

土地工务运输局昨日表示,稍后将转交《报告》予内地专家研究团队及本澳各参与部门作参考及分析,并研究订定新城规划工作的后续安排。运输工务司司长罗立文昨日出席城规会后重申,《报告》 内容只是收集到的意见资料,并非结论报告,稍后才会出台结论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