祐汉重整十年梦未圆 人心已死 坎坷蜗居客等不到黎明
行政长官崔世安在《2016年施政报告》答问大会上透露,将以「都市更新」取代2013年胎死腹中的「旧区重整」,并以祐汉、下环、新桥为优先试点;「都市更新」的蓝图更大更广,包含整个澳门的城市规划,多项基建会与珠三角衔接,已非「旧区重整」的狭隘思维可比,但对于在旧区等待重建的老街坊来说,只要能逃离残破蜗居,心愿已足。
独居于祐汉牡丹楼25年的七旬婆婆阿彩,十年前配合前任特首「旧区重整」大计,放弃把残旧单位装修或换楼等计划,以为好日子快到,但一晃眼十年过去,蜗居已到危楼级别,「我已经唔敢再期望,怕自己等唔到啦!」阿彩说时,灰心至极。
六年前,阿彩在特首与北区居民座谈会时,一度因坎坷家居问题而感触落泪,这剪报她保存至今。(周婉茵摄)
祐汉「七屋群」,素以「残、乱、髒」着名于澳门半岛北区,大部分业主早以撤走,回想澳葡政府1974年在上址填海起楼,吸引无数福建一带内地居民在此建家,当年可算是盛极一时的热闹小区,但时光荏苒,祐汉如今竟变成残破、落后、不文明的代名词。
前任特首本来锐意重整祐汉「七屋群」,惜计划最终胎死腹中。(周婉茵摄)
参观残破「示範单位」
今年已70多岁的阿彩,是「七屋群」少数业主之一,住在牡丹楼已25年。访问当天,阿彩带记者「参观」她居住的单位,尚未入屋,已见楼梯间积满烟头及生活垃圾,传出阵阵恶臭,地上还有少量石屎碎屑,抬头一望,楼梯的天花剥落严重,露出钢筋及出现裂缝,阿彩指着天花称,前几天这里曾经掉落一块手掌大小的石屎,所幸无人受伤。
阿彩单位外面的檐篷上,堆满缺公德心居民乱抛的家居垃圾,令本来已严重的鼠患,更形恶劣。(周婉茵摄)
单位天花石屎剥落惨不忍睹,阿彩已无能力重新装修单位。(周婉茵摄)
蜗居已成危楼!
甫进入屋内,触目所见是天花及墙身布满水印及批荡剥落,阿彩称,是由于雨水及渗漏所致,自己无力修补,只好放任不理。问她长久下去,会否担心影响楼宇结构?她说,这里的日久失修情况已是人所皆知:「呢度已经係危楼啦!」
恐怖与鼠同眠
她续称,楼梯间经常有石屎从天而降,每次楼上有人用力关门,她都可以感受到整栋牡丹楼「摇咗一摇」。除了楼宇结构有问题,鼠患问题亦令人担忧。阿彩在家里放满一个个胶盒、铁罐,细问下才知道,原来都是为了避开老鼠:「饼食得嘅,我夜晚一定会放入罐关好。」就连杯碟碗筷、厕纸,她都如法炮製,就怕东西被老鼠爬过不卫生。当然,单位亦少不免放置老鼠笼。
因鼠患严重,阿彩单位内不缺老鼠笼。(周婉茵摄)
因怕老鼠偷食,阿彩把家里食用东西,全放进铁盒内保存。(周婉茵摄)
「政府呃我!」
和阿彩谈到旧区重整,她非常「激气」,期间讲了不下十几次:「政府呃我!」她回忆,早在2000年,时任特首何厚铧已经提出「旧区重整」,当时他们一班业主非常兴奋,其后见政府开展周边工作,拆卸两幢属社屋的顺利楼,作为旧区谘询委员会的办公场所,又举办谘询会及问卷调查,在讲解会上,官员为他们勾勒出日后美丽的蓝图。
访问期间,阿彩展示六年前她受访的剪报,原来当日特首崔世安与北区居民举行座谈会,阿彩在发言时因受家居残破渗漏、鼠患等问题,一时感触落泪,工务局之后承诺会跟进阿彩的问题,又委託在场团体,收集阿彩的资料,惜至今未仍未有改善。
苦等十年得个桔
然而,铺天盖地的工作却突然喊停,旧区重整谘询委员会不获续期,拖了多年,「旧区重整」终于胎死腹中。阿彩说,当日一班业主因为政府的承诺,打消了装修或购置新居的念头,最后换来的是长达十年的等待,亦错过换楼良机。
如今,有能力的业主已经迁出,像她这类仅有自住物业,但没有足够积蓄的个案,不但不符合申请社屋资格,亦根本无财力改变现况,未知还要等上几多年,才能真正等到「旧区重整」。
「我已经唔敢再期望,怕自己等唔到啦!」她苦笑说,很希望特首落区时,可以走入「七屋群」,真正了解他们的苦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