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驳渠致臭水横流 内港沦水污染重灾区

澳门沿岸水质污染情况严重,黑沙环泥滩发臭、筷子基北湾大批鱼类死亡,都为污染响起警号,其中以内港污染超标最严重。学者认为,污染主因是居民每日产生的生活污水,经非法驳渠直接排出大海,加上现时澳门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作,必须扩容,否则,难以发展旅游休闲城市,更遑论是宜居城市。

澳门去年12月获中央批覆明确水域管理範围,有助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但环境保护局上月发表《澳门环境状况报告2014》显示,澳门沿岸水质有转差迹象,部分监测点非金属污染评估指数超标,黑沙环泥滩发臭、筷子基北湾大批鱼类死亡,都为污染响起警号。

环保局上月发表的《澳门环境状况报告2014》显示,本澳沿岸水质转差,其中以内港污染超标最严重。(陈骏骐摄)

有学者认为,澳门获明确水域管理範围后,有条件整治沿岸水质,短期内重整渠网、整治污染泥滩;长远而言,澳门污水处理厂运作超负荷,才是造成污染的根本原因,必须进行扩容。

澳门沿岸水质污染每况愈下,图中黑沙环泥滩发臭、筷子基北湾大批鱼类死亡等,都为污染响起警号。(周婉茵摄)

学者指出,将黑沙环污水处理厂,处理量提升一倍,将可满足澳门未来数十年人口及旅客增长,所产生的污水处理需求。(周婉茵摄)

12监测点半数超标

《报告》指出,卫生局资料显示,2014年澳门沿岸水质,据国际标準,以1.00为标準值,12个监测点中,半数非金属评估指数都超标,包括凼仔、外港、北安、黑沙环、内港、南湾,其中以内港污染最严重,超标近一倍,数值为1.94;沿岸水质亦较2013年差,除黑沙和堆填区,其余十个监测点,非金属评估指数数值,都较前一年上升,惟各监测点重金属指数,则未有录得超标,铅、汞和镍为浓度相对较高重金属,情况与参考点相近,维持约0.5中等水平。

生态学会会长何伟添解释,非金属污染指水中氨氮、叶绿素含量过高,令水体「富营养化」,最终导致泥滩被污染、藻类滋长令水中生物缺氧死亡,对生态环境构成危害,而造成污染原因,正是居民每日产生的生活污水。

他表示,澳门目前约有九成污水,经各污水处理厂处理,至于剩下一成,则由于非法驳渠处理即直接排出大海,如黑沙环、筷子基便是例子;另外,目前处理全澳超过七成污水的黑沙环污水处理厂,日均处理量早已逾15万立方米,估算超标处理多两成污水,污水根本得不到充分处理,日积月累下,水体情况只会愈来愈差。

《报告》建议减少因海上活动作业带来污染,持续推进水质监测工作,完善对下水道管网监管,逐步将清、污合流系统改成清、污分流系统,持续进行污水处理设施的升级及优化工作等措施。

终极整治沿岸臭水 建大污水渠可破解

要扭转沿岸水质日益转差困境,生态学会会长何伟添认为,目前已存在的泥滩污染、非法驳渠排污,解决难度相对不大,整治被污染泥滩,现行技术已毋须挖泥另行处理,而可直接在淤泥加入处理剂,做到在地无害化。

针对经非法驳渠,直接排放的污水,他指出,当局可先截流,再在向海排污口,修建一条大型污水收纳渠,将污水送往污水处理厂处理。以筷子基北湾为例,据他了解,民署正建设新渠,将该处排放口污水,送往邻近跨境工业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而方法同样适用黑沙环、内港等污染严重地区,惟根本要对黑沙环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容,否则,即使建设新渠汇集污水,污水处理厂亦难负荷。他指出,将目前黑沙环污水处理厂,处理量提升一倍,效果最为理想,预计可满足澳门未来数十年人口及旅客增长,所产生的污水处理需求。在选址方面,他认为,原地扩容是最好方案,处理后的污水可直接经管道,送往新城A区作再生水厂之用,但澳门土地资源不足,要觅地再建污水厂,社会需要取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