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分制 是否只应针对的士?
每逢节日、假期及晚间,的士司机肆意冚旗拣客、开高价、兜路、滥收车资等经常上演。新春期间,甚至有无良司机明目张胆向乘客索取利市,变相滥收车资。治安警察局于农曆新年期间,加强打击的士司机违规及白牌车行为,由年廿八至年初八,十天之内共检控的士司机违规295 宗,当中滥收车资126宗,拒载亦有近百宗。
就农曆新年期间的士司机违规情况,昨日交谘委委员冯金水重提针对的士司机而引入扣分制的建议,严重者可取消的士司机驾照。
过去有不少议员或社会人士建议政府设立「扣分制」,对于违反交通规则,尤其是危及人命安全的驾驶行为设定不同的扣分,驾驶者被扣一定分数,就要重新考牌,甚至追究刑事责任,从而令到驾驶者自觉守法。而社会一直有意见认为本澳针对交通违规行为的处罚阻吓力不足,部分的士司机在节日滥收车资或拒载,所获得的收入往往抵得过违规罚金,加上在无「放蛇」的情况下令执法存有难度,即使提高罚金亦未必能够起阻吓作用,故引入扣分制一直被认定为最有效打击的士司机违规乱像,扣至一定分数即永久钉牌,不能再驾驶的士,这种「打落十八层地狱,冇得翻生」的罚则才能令有心揸的士搵食的业者时刻提高警觉,不敢铤而走险。
当局对于针对的士司机的扣分制度,一直持开放态度。保安司司长黄少泽去年便曾表示关注本澳交通问题,对是否实施扣分制持开放态度,由于各地制度不同,在本澳实行扣分制需作深入探讨,政府会继续广泛收集社会意见研究分析,综合考虑有否更可行的制度和措施。但认为目前《道路交通法》罚则有吊销驾照、禁考、重考等,罚则较「扣分制」严厉。本澳部分交通条例确实比扣分制严厉,如冲红灯之类一定时限违反两次便停牌。但扣分制可包含所有轻微或严重的违规,令驾驶者时刻警觉扣满分即停牌,能形成端正驾驶态度的诱因,才能广泛改善本澳的交通违规问题。而这种扣分制真正的「意义」,亦同时适用于任何驾驶人士;的士司机违规对本澳的旅游城市印象带来不良影响,而如违泊、超速、冲红灯、驾驶时使用手机,以至醉驾等严重却在本澳常见的违规情况,轻则影响路面挤塞,影响市民出行; 重则分分钟构成人命伤亡。故扣分制是否只应针对的士业界,还是广推至所有驾驶者,的确值得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