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排湾环评拖慢都市化步伐 议员建议应与规划同步推动

石排湾公屋群是本澳其中一个新建的大型社区,政府于2009年公布《石排湾都市化规划》,计划将其打造成一个佔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人口60,000的生活社区,但各项配套设施至今都未曾落成,给居住该区的居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如何完善配套设施是摆在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石排湾都市化规划》2009年公布至今环评工作仍未完成,拖慢各项设施的配套工作。(资料图片)

立法议员何润生(下图)在2015年6月曾指出,石排湾公屋落成入住后,必要的配套设施规划被忽视或建设滞后,未能在居民入住初期全面同步投入使用,影响该区居民的生活、工作、上学、消费、就医、休憩等日常需求,加上石排湾位置偏远,变相增加了该区居民日常生活的成本及时间负担。

土地工务运输局局长李灿烽日前回应有关石排湾开发的问题时表示,《石排湾都市化规划》在2009年公布后,但由于环评工作未结束,所以未有整体规划的结论。他又称,现时环评的要求高,任何建筑物建筑面积超过50,000平方米、连续面超过70米或在山边开掘的工程都要做环评,而相关工作由环保局严格把关。

何润生议员昨日接受本报访问时指出,石排湾区域佔地面积大,包含了公屋、社屋、私楼等住户,应该要尽早落实整体规划,包括休憩活动区、交通设施、社区设施、学校、街市等。对于规划的环评工作仍未结束,他认为环评与规划这两件事,应该同步推动,有关当局不能用一些理由去推却责任。

此外,何润生亦建议当局吸取石排湾社区的经验,在未来新城填海区规划中作全面考虑,确保入住该区的市民拥有良好的生活质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