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工程多忧青黄不接 业界料未来十年仍兴旺

澳门建造商会理事长邓汉昌昨日在一个论坛上表示,由于政府仍有多个基建项目等待上马,预料未来十年内,建造业前景仍然乐观,人资需求仍炽热,有学者则担心,一些需体力劳动或危险度高工种,较少年轻人入行,行业或青黄不接。

邓汉昌昨日受访称,建造业界人资需求仍炽热,特别是管理人才,尤其是特殊工程界别,随着工程规模扩大、工程複杂性增加,业界需更审视培训工作。

他指出,以往建造业畅旺是因博彩项目规模大,行业人资不足,需输入外劳,现今项目已陆续完工,只剩政府及私人工程,故人资需求将减少,预料外劳会首先离场。

学者则担心,建造业部分需体力劳动或危险度高工种,较少年轻人入行,行业或青黄不接。(周婉茵摄)

建造商会早前委託澳门经济学会研究行业现在与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澳门经济学会理事长柳智毅表示,澳门建造业是第二产业中的龙头产业,亦是继博彩业后,就业人口最多行业,在澳门就业结构上,地位举足轻重,故具研究需要,而报告亦就社会关注,建造业的劳资矛盾、作针对性研究。

澳门建造商会昨日举办「澳门建造业人力资源现状与前瞻」论坛,邀请学者、业界人士等参与讨论。(周婉茵摄)

行业老化年轻人少

针对现时行业的人资状况,他表示,受博彩项目完工、宏观经济环境转变的因素影响,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就业人口,较前年锐减约8,000人,但对本地人力资源影响不大,这是因行业近50,000人的劳动力中,本地人仅佔约20,000人,当经济深度调整时,有外劳作为缓冲。

他认为,澳门建造业发展前景良好,除填海工程,更有公屋兴建、轻轨、「都市更新」等,都极需劳动力,反而担心行业青黄不接,缺乏新人入行。他称,目前行业本地工人,年龄逾45岁者近一半,明显比其他行业高,这是发达城市必面对的问题,如香港、新加坡亦一样,劳动力需求大、危险度高工种,都难吸引年轻人入行,社会及业界需要重视。

澳门建造商会昨日举办「澳门建造业人力资源现状与前瞻」论坛,邀请包括来自工程界立法会议员麦瑞权、李静仪,以及多位业界人士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