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探讨路环保育唇枪舌剑 学者质疑当局漠视专业意见

路环叠石塘山脚拟建100米高楼项目,近日被指获通过环境评估,待工务局批出工程准照后即可复工,引起环保团体及市民关注。有学者昨日更在澳门电台节目「澳门论坛」上指出,路环有80万平方米的绿化带因工程项目而消失;环保局亦从来没有向环境谘询委员会提交任何环评报告,质疑当局漠视专业意见。

「澳门论坛」昨日探讨路环叠石塘山脚百米高楼项目,引起环保团体及市民的较大争议。(郑健勋摄)

身兼环境谘询委员会委员的生态学会会长何伟添昨日在论坛上指出,根据卫星图片显示,路环近年有六个发展项目,导致80万平方米的绿化带因而消失。他更指出,委员会已有三个月没有召开会议;环保局成立六年来亦从来没有向委员会提交任何环评报告,质疑特区政府未能发挥环保专业意见。

团体冀保护「后花园」

由于叠石塘山项目涉及较大争议,故有建议将项目交回城规会重新审议。环保建筑协会会长关伟霖表示,既然特区政府一直强调必须依法施政,则不应将已于2013年前批出工程准照的顶目,再交还城规会讨论,否则会对发展商造成损失。何伟添亦不认同将项目交回城规会讨论,但建议应改革城规会组成方法,加入环保专业代表。

环保学生联会会长陈俊明则认为,有关发展项目没有迫切性,一旦山体被破坏便不可复修,因此有需要交回城规会重新讨论。他又指澳门要发展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作为澳门「后花园」的路环就不适宜大规模开发山体,而应以发展休闲用地为主;近年生物入侵及光污染等问题日益恶化,对路环影响严重,希望发展商不要太贪心,为澳门预留一片净土。

现场观众意见两极

路环黑沙村民互助会副会长张大文则建议,当局可参考台湾垦丁及香港长洲的做法,利用路环黑沙村的自然海岸线及深厚的人文底蕴,发展生态环保旅游,又强调如果发展商不开发山体,村民不反对发展路环。

面对本澳土地资源缺乏,近期社会出现开发路环的想法,以解决住屋问题。现场有市民认为,美国纽约人口密度比澳门更密集,但仍继续兴建摩天大楼,澳门需要「超英赶美」,用尽土地资源,兴建更多高楼大厦;在场的青洲坊会副理事长陈凤亦表示,如果政府当年没有发展青洲,现在就不能提供更多社屋单位,满足市民的住屋需求。

亦有现场观众表示,发展商多年来已经在全澳各区兴建高楼大厦,希望他们不要「赚到尽」,应考虑可持续发展,为澳门下一代保留路环「市肺」;更有市民称,政府应加快旧区都市更新进程,改善市民居住质素,而不是继续破坏硕果仅存的天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