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渡热点禁之不绝 习惯水域是终极武器

由于澳门北、西、南三方,与珠海之间的水域距离,最长亦不过500余米,形成过去数十年偷渡事件不绝,警方昨日公布的「家庭式偷渡集团」,就由2000年开始,活跃了15年之久,亦因为这么一大块「肥肉」摆在眼前,不同时期遂出现不同党派的偷渡集团,单是去年6月及10月,警方就捣破两个组织严谨的偷渡集团,但随着本澳已获中央批准管辖85平方公里习惯水域,相信对打击偷渡问题,注入一支强心针。

路环西北角旧码头与横琴仅300多米距离,偷渡集团觑準这优势,去年将上址作为登岸的「桥头堡」。(资料图片)

粗略估计,「家庭式偷渡集团」15年赚得逾三亿元「黑钱」,算是偷渡集团的佼佼者,不过,其他偷渡集团亦不遑多让。

资料显示,司警去年6月,就捣破一个以路环西北角旧码头为「桥头堡」的偷渡集团,偷渡集团由去年3月开始运作,每日只走一转,每次平均载客五人,每人每次上船收人民币5,000元,来回即10,000元,三个月稳赚400万元。

由于由横琴至路环,只短短300多米距离,加上又在深夜「屈蛇」,是以屡屡成功抵岸,偷渡集团还安排像的士司机的「驳脚」,招呼「人蛇」上岸后的交通及娱乐服务,管接管送,由于「驳脚」熟悉本澳道路,又懂得避开警方的路障,可谓深得「人蛇」欢迎。

除了路环上岸容易外,其实本澳多处海傍,亦是偷渡黑点,去年10月,就在保安司带领关员巡视路环龙爪角之际,偷渡集团已转移在靠近凼仔西湾大桥的单车径「抢滩」,这个偷渡集团收费高达每程人民币7,000元,来回即14,000元,两个多月的营业期,便高达500多万元。

凼仔西湾大桥旁的单车径,原来亦是偷渡热点。(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