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当饭开 飘飘然上堂 学姊妹弟同享 揭三学生胡混账

三名「人细鬼大」的中学生,上周五竟然趁中午午饭时段,联袂到学校附近一同「开餐」,三人吸食大麻后如常返校上课,以为神不知鬼不觉,但三人的「high样」却瞒不过校长法眼,怀疑三人是「take嘢」(吸毒)后的生理反应,由于情况严重,决定向司警关注少年组通报。

司警同日下午带走两名15岁男女学生问话,一查之下,抽出一名同校17岁女学生的「拆家」,之后再拘捕一名19岁男毒贩;毒贩承认,大麻是早前在社交网站向一名外籍人士购得,转售对象为青少年,虽然毒贩以这模式贩毒只有一个多月,但司警担心,不知还有多少年轻人受害,现正循线索深入调查。

17岁中五女生给学弟学妹「分享」的大麻,就是透过朋友介绍认识图中的19岁男子购得。(司法警察局图片)

出售毒品被捕的男子姓Rodrigues(19岁),本澳居民,无业。另外三名吸毒的本地学生,则分别为一名中五学生(17岁,女性)、一名小六学生(15岁,男性)、一名中二学生(15岁,女性)。

当中中五女生不但自己吸毒,还兼任「小拆家」,她和19岁毒贩被控以《禁毒法》中较轻的「生产及贩卖罪」,较早前已移送检察院。

19岁毒贩供称,大麻是在网上向一名外籍男子购来,主要转售给青少年。(司法警察局图片)

15岁不归责但可送感化院

至于两名15岁吸毒男女学生,由于未满16岁,虽然不可归责,但执法机关可按具体情况而採取不同的教育监管措施,严重时会被送往少年感化院受教。同时,司警亦已将案件通报教育暨青年局,而司警关注少年组,将持续与校方跟进有关学生事宜。

午饭时段另类「开餐」

这宗令学校及家长震惊的学生吸毒事件,发生于上周五(11日),案发学校位于凼仔,是中、小学合併模式。话说一名17岁读中五女生,趁中午午饭时段,约齐两名学弟学妹,一同往校外一处隐蔽地方「开餐」,其中15岁的学妹读中二,学弟则是连年留级的15岁小六男生。三人到达目的地后,由学姊给两人分派大麻,三人尝完大麻再休息一会,便返回学校上课,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惟三人吸食大麻后出现反应不一的「飘然感觉」,当中两名学弟学妹出现的偏差行为尤其强烈,有老师发现后即时知会校长。

校长一看,认为情况严重,即时透过司法警察局与学校建立的学校安全联络网,向司警关注少年组通报,表示校内三名学生,出现偏差行为,怀疑他们在中午曾吸食过毒品。

学弟学妹「被渡升仙」

司警毒品罪案调查处随即接手调查,在同日下午4时许,在校方及司警关注少年组的协调下,首先将两名15岁的男女学生带走调查,两人承认在中午时段曾吸食大麻,而大麻是由一名学姊提供。至于第三名疑吸毒学生为何没被带走,司警没有透露。

司警之后在学校协助下,前日(14日)将该名提供毒品的中五女学生,带返司警局调查。她承认案发当日,曾将购入的大麻,分享给早前被带返调查的两名学生,并一同吸食,大麻是透过朋友介绍,在一个社交网站上向一毒贩购买,今次是第二次购买。

毒贩主打青少年市场

司警经深入调查后,终锁定该名毒贩的身份,之后在凼仔海洋花园附近将他截获,同时在他身上搜出1.01克大麻,市值澳门币800元。该名只有19岁男毒犯承认,毒品是约一个星期前,以手机短讯联络,向一名外籍男子购入。他又供称,毒品主要销售对象为青少年,司警初步估计,此贩毒模式,运作不足一个月,司警将继续追查该名毒犯曾向多少名青少年出售毒品。

司警呼吁,局方推出学校安全联络网,目的是加强家庭、学校及警方之间的合作,共同预防青少年犯罪,今次案件正是成功例子,校方第一时间发现学生情况,即时透过有关联络网向警方通报,令警方能即时介入处理事件,有效预防事件的负面情况持续,并成功揪出一个残害青少年的毒贩,从源头打击毒品罪案,保护青少年免受进一步侵害。

司法警察局网页内,有专门栏目向年轻人灌输毒品祸害的讯息。(司法警察局图片)

司警再次提醒青少年,吸毒为刑事案件,切勿因好奇、朋辈影响及怂恿而沾染,强调即使只是一次,已经会对身体造成永久及不可逆转的伤害,更会自毁前程。同时,家长亦应关心子女,留意其日常行为及社交情况,并与校方就子女情况,紧密沟通。

内地不时有执法机关向学生讲解毒品的种类及祸害。(互联网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