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步入「寒冬」? 业界倡一程多站寻出路
近日有旅游业界反映,目前本澳旅游业正处于寒冬。澳广视时事节目「澳门论坛」昨日探讨旅游政策前景,有业界人士表示,旅行团客去年起不断减少,澳门旅游业未来需改变过往营运模式,开拓一些区域性旅游产品,如澳门与珠三角邻近城市游;有学者认同一程多站旅游模式,认为可作为本澳中、长期旅游发展方向。
「澳门论坛」昨日探讨澳门旅游业发展前景,有论者认为,旅游业或已步入「寒冬」。(袁金秀摄)
旅游发展委员会委员简万宁昨日在论坛上称,优化旅游业需改变传统运作模式,一程多站是澳门旅游业未来发展趋势,不同地方接待旅行社可利用同一客源,各自发挥旅游优势、进行资源互补,避免重覆建设和恶性竞争。
中、高端客捨得花钱
简万宁(下图)又指出,旅客倾向求异求新,较少来澳的旅客消费力较高,而本澳旅客主要来自广东省,认为本澳需吸引远程旅客,「若政府想追求100万嘅经济总量,我唔需要三个人一日消费先达到100蚊,可以追求高端、中端嘅游客一日消费100蚊」,从而减轻澳门旅游承载力,腾出更多生活空间予市民。
旅游学院旅游业研究暨科研中心成员卢振邦(下图)称,过去曾做过研究,珠三角地区有五个机场,其中三个是国际性机场,在空路已有一定基础,未来港珠澳大桥落成后,一程多站旅游可为作本澳中、长期旅游发展方向。
卢振邦续称,本澳去年旅游承载力与2014年相若,维持在3,100万左右。他认为,增加内地来澳自由行城市与承载力没有矛盾,例如如何调节一些城市自由行签证频率、商务签注可以多做一些等。
简化签注,拓会展旅游
旅游业议会副理事长黄辉建议,本澳可发展会展旅游,给予来澳参与会展的旅客更便利的自由行签注,吸引高质素旅游;并建议开拓一些区域旅游产品,如澳门横琴游等。他坦言,业界面临很大挑战,希望本澳在软件配套,如服务质素等上加以改善。
澳门导游促进会理事长吴勇为称,受到香港有游客疑被导游打死事件影响,来澳团客去年10月起每月减少三分一,对导游影响甚大,同意业界若要找出路,需改善行业服务质素。
另外,有酒店业界受访时表示,本澳酒店房价有所下调,加上去年开始推出很多优惠,自由行旅客在澳门过夜时间增多,酒店入住率影响不太;但有专做游客生意的食肆向本报称,除农曆新年期间,旅行团客去年开始减少,生意大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