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深度旅游文化 吸引不同类型旅客

今个复活节假期,来澳的旅客依然很多,设在外港客运码头对开的「发财巴」站头,大批的旅客依然络绎不绝地登上「专车」前往目的地; 而新马路、大三巴等一带的传统景点,依然人山人海、被挤得水洩不通。看似与一般节日假期没有两样的景象,但如果仔细观察,或会发现已经与以往大相逕庭……

我们走在街上, 不再只听到来来去去的普通话口音,而是多了很多同声同气、说的是广东白话口音的香港人,根据一些非正式的统计,今个复活节假期,来澳的内地旅客与一般周日数字大致相差不远,相反,由于香港与澳门的复活节假期相同,故此,吸引了大批港客来澳度假,令到市面上节日气氛较以往浓烈,亦因为迎合不同人士的旅游需求, 本澳旅游模式的多元亦能充分的发挥,旅客不再只「一窝蜂」般走到指定旅游景点购物、购物、再购物…,而是希望多感受本澳不同地方的旅游特色!

无疑在这一点上,我们是能够满足旅客的需求的,例如澳门半岛以旧城区为主,当局致力保育城区内的世遗建筑与景点,令到旅客感受箇中的文化; 凼仔则在过去十年来有不少博企项目及度假村的落成启用,金碧辉煌之下,加上五、六星级酒店林立,完全符合追求奢华享受的旅客; 至于路环,算是我们本澳居民的最后一片「乐土」,区内有优美海岸线、自然环境优越,加上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由考察队发掘出来的古蹟看,路环早于6,000 多年前已有人聚居,适合喜欢探秘、崇尚大自然生活的旅客。

况且,本澳在复活节假期间,举行不少展览,就连龙环葡韵亦将整体空间营造成薰衣草的花海世界,令到整个区域再次焕发新气象,吸引旅客目光,并再掀观花热潮。

无可否认,本澳客源结构已经出现调整,访澳团客量长时间持续下降, 此消彼长下,当局早已改变策略,不断对外宣传吸引外地旅客,亦已经获得了初见的成效及肯定。

根据今年2 月统计数据显示,访澳长途旅客持续增加,他们留澳时间已增加至2.1 日,这种种的转变,亦正好说明本澳可藉是次内地团客的下跌,提供我们一个检讨旅游多元的契机。

当然, 我们还有很多需要优化及改善地方,例如各旅游新景点的指示牌是否清晰等, 但愿我们随迎合不同旅客的需求,继续进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