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员围插採购、外判存漏洞 旧法落后 设稽核处治肥水衙门

一个厕纸筒3,000元、一张透明櫈几万元、监测九澳飞灰七日280万元、离岛医院综合体设计费2.35亿元、轻轨工程过百亿仍未见底……这一连串由审计署揭露,由几千元至上百亿元的无度公帑花费,在在揭示特区政府多个部门「洗脚唔抹脚」的豪奢作风。

回应议员何润生今年2月提出有关政府採购开支制度存在漏洞的口头质询,经济财政司司长梁维特昨日在立法会口头质询大会承认,规範採用公开招标或直接磋商金额的方法已沿用 27年,的确不合事宜,但现行公务採购法律制度相对完备,之所以出现审计署指出的问题,源于有部分部门对法例认知不足、和执法上偏离法律原意所致,并非法律本身存在问题。不过,大部分议员对此仍不「收货」。

轻轨工程由2007年报价42亿元,涨至去年142亿元仍未封顶,被坊间讥为全澳最大「出轨」工程。(资料图片)

早前审计署揭露有六个公共部门共81个外判服务存在问题,涉及公帑1.2亿元,议员何润生(下图)昨日在立法会口头质询会议上提到,当局如何加强财政管理,从源头或机制上预防腐败?

「财爷」认27年旧法落后

经济财政司司长梁维特回应称,现行公务採购的法律制度相对完备,当中不足主要集中在规範採用公开招标或直接磋商的金额已沿用 27年,明显不合时宜,故急需适当调整,并会进一步加强公职人员有关公务採购法律及实务方面的培训工作,以及为此发出适当指引。

梁维特补充,当公共工程的估计金额超过澳门币250万元,又或者取得财货及服务的估计金额超过澳门币75万元时,须以公开招标的形式进行公务採购。在公开招标程序中,应按规定设立相关的开标委员会及评标委员会,并按有关工程、财货或服务的特性而设定合适的招标要求及订定相关承投规範,有关的公开招标讯息亦须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公报》上公布,让大众知悉。

离岛医院综合体设计费与造价挂鈎,曾遭多位立法会议员狠批荒谬。(互联网图片)

议员「围插」不收货

多位议员不满当局只调升採购金额,亦质疑到底是人为抑或是制度问题?并建议赋予更多权力让立法会监督公共部门的财政支出。

议员吴国昌指出,香港公共部门的外判项目,需要向立法会及其他竞争供应商透露足够资讯。反观澳门,立法会无权审议外判项目,政府亦不会公开招标结果,批评是长期的黑箱作业,不受公众监督。

议员李静仪直言,「肯定是监管机制出咗问题」,质疑调升採购金额不足解决现存问题,认为现在75万元以上要公开招标,金额门槛再提高,「唔係话调升咗个金额就唔会再出现(弊病)」。

议员梁荣仔亦批评,审计报告公布已有一段时间,关键是至今仍未有任何官员问责,反映出政府有法不依,亦毋须问责。

审计署亦曾批评澳门大学横琴校区由造价58亿元,飙升至102亿元。(互联网图片)

设立稽核处加强监督

针对审计报告指出的问题,梁维特回应,主因是有部分公共部门对法例认知不足和执法上偏离法律原意所致,并非法律本身存在问题。他又称会鼓励更多相关部门在招标过程及结果增加透明度,让公众得悉更多资讯。

梁维特(下图)最后称,当局会透过设立「公共财政稽核处」, 加强监督部门的财政处理,强调是两条腿走路,先把採购金额调升,全面检讨《採购法》,再把内部工作做好。他又称,现时有关调整採购金额规範的行政法规草案已到了最后阶段,会尽快进入立法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