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计划筹委会强结构增社会效益 梁司支持培育青年创业创新
青年创业创新培育筹备委员会主任马志成一行,日前拜访经济财政司司长梁维特,介绍由六个团体和机构合力推动的「青年创业创新培育计划」。梁维特讚扬「计划」考虑十分细緻,强调创业创新不应停留在口号阶段。六个青年团体和机构合力推动社会朝双创方向发展,符合特区政府政策,更重要的是过程中如何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认同在校园推动创业创新思维,有信心计划可取得成效。
经济财政司司长梁维特(左五)与青年创业创新培育筹备委员会代表一行会晤交流及合照。(学联图片)
会晤座谈中,首先由筹委会秘书长吴碧珊向梁维特司长介绍是次出席的其他成员,包括主任马志成,顾问曾艺,副主任何嘉伦、陈荣达、林家伟、李蔼伦、杨文远,委员周永豪、邓梓杰。
马志成介绍「青年创业创新培育计划」的背景,主要是响应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特区政府亦大力鼓励青年人创业创新;且在经济结构调整下,有需要支持文创产业及新兴行业发展;加上澳门基础教育亦缺乏创业课程和启蒙,故六个长期活跃于推动创业创新领域的澳门社团和机构:青年企业家协会、中国银行澳门分行青年协会、中华新青年协会、中华学生联合总会、中华青年展志协进会,以及生产力暨科技转移中心,成立「青年创业创新培育计划筹备委员会」,希望深入校园传授创业创新意识,以及透过社团吸纳青年参与创业创新培训,目标是希望培育多元人才,呼应本澳未来发展;透过体验生涯规划,提高学生创业创新的基础能力;培养多元学习能力,扩阔视野,多思考未来发展方向。
当局政策全面配合计划
梁维特肯定「青年创业创新培育计划」的设计,强调经财司除了乐意看到筹委会努力保持澳门经济活力,更重要是参与其中。经济局、贸促局和相关青创部门和政策可以全面配合计划、全力支援学员实践创业创新梦想。并对计划提出建议,他称,是次活动由六个团体和机构合作推动,应思考如何能产生叠加效应?推动更大的社会效果。如何能把是次活动和本地其他社团紧扣起来,推动民心相通,令计划持续发展下去。
梁维特并表示,社会效应不止于一时一日,而是对澳门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及产业竞争力有所裨益,这样工作才有意义。亦建议筹委会考虑将计划与天使基金对接,借助社会资源,提升计划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