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认强制幼儿学艰涩字 校方解释:是学习目标

对于有本澳幼稚园在布置功课时,要求刚学写字K2(幼稚园二年级)学生誊写笔画较多的汉字一事,教育暨青年局教育研究暨资源厅厅长黄健武昨日回应称,据校方解释,是学校与家长共同订定教学目标时,希望学生升读K3后能够自行书写各学科手册,故要求学生在K2 阶段学写「数学」科的「数」字。

《本地学制正规教育基本学力要求》已从幼儿教育阶段率先实施,其内容关注幼儿全面性和启蒙性的发展。(互联网图片)

黄健武表示,局方在复活节期间已在网上知悉有关讯息,并在假期内即时联络有关学校了解情况。他引述校方解释称,原意并非让学生学写艰涩的汉字,而是学校与家长之间有共同订定教学目标,希望学生在K3时可以自行书写各学科手册,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所以才要求学生在K2时学写「数」字,方便他们日后写手册时,懂得书写如「中文」、「数学」等科目的名字。

黄健武指出,事件发生后,学校与家长已进行沟通,讨论未来如何在学习与共同目标之间取得平衡。他认为,教青局、学校及家长,三方在事件后已即时联繫,证明彼此沟通是良好的。

教青局教育研究暨资源厅厅长黄健武强调,局方会检视学校如何在教学上实践《基力》目标。(周婉茵摄)

教局称学校有教学自主权

被问到学校做法会否与《本地学制正规教育基本学力要求》(以下简称《基力》)有抵触?黄健武强调,幼儿教育的《基力》只列明K1不能学写字,但基本的涂鸦、认字、阅读都是需要的,至于在K2下学期开始学习写字,他认为是可以的。他又指,《基力》只列明学生在不同时期要具备不同素养,但具体教学安排,学校有教学自主权,可自由裁量。

当被问及局方作为监督实体如何评价是次学校的做法,他就未有正面回应,他认为,硬性规定几年级的学生,需学写哪些中文字,做法不科学,局方会全面检视,学校如何在整体教学上实践《基力》目标。

家长质疑学校做法不当

教青局于去年9月起率先从幼儿教育阶段实施《基力》,规定K1课程不得包括写字,以免对幼儿手腕肌肉发展不良。复活节假期,有家长在网络社交平台上传一张图片,指正就读K2班的幼儿假期要做写字作业,但竟然要写笔划数有15划之多的「数」字。事件令不少家长质疑学校的做法与当局要求相抵触,同时亦质疑教青局推行《基力》成效,以及教青局对于学校的教学有没有规管和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