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诉机制 应存在

政府早前建议以「被动式放蛇」、自愿性录音、「累犯罚则递增」,以至「钉牌」等手段惩处违规的士,正当法例未有定案,上周四疑因一名违规的士司机遭「扣查」而引爆业界多时的积怨,上演了一场「夜围交通厅」的示威对峙事件。昨日早上更有20多名的士司机参与慢驶游行以表诉求。

温故知新,《的士营运规章》(即《轻型出租客车客运法律制度》)其实已沿用20多年,政府计划今年内修法,交通局建议「被动式放蛇」执法制度,即执法人员不能主导议价,须由「无良」司机提出才算数,同时建议司机可自愿在车厢内安装录音设备,保障司机与乘客的双方利益,有关录音需要具权限之人士才能查看。当局又建议引入临时停牌制度,採用「累犯递增」罚则,针对的士司机拣客、拒载、未按指示行车、未能出示有效的士驾驶执照、议价、滥收车资及未能如时交还乘客失物等违规行为。

作为一直困扰本澳的交通出行问题,的士违规一向受市民关注,业界与社会声音的取向亦存在两极化,在讨论「被动式放蛇」的操作问题亦未能全面通过。是次发起慢驶的的士权益会副会长陈嘉诚表示认同需要优化的士规章及要求执法公平,如日后引入放蛇制度,担心会出现取证和执法不公。

对于有声音表达对修改《的士规章》之不满,行政法务司司长陈海帆早前受访表示,市民有权通过合法方式表达诉求,但希望要有理性、不要採取过激行为。的士属于公共交通工具,涉及公众利益,有关当局需要平衡市民和业界两方面的诉求,以及有关职能部门所制订的政策。现阶段,政府已经基本完成修改《的士规章》草拟文本,但由于最近社会上有一些反响,所以当局会再与执行部门商议,是否需要进行修订、文本出台后会否再进行公开谘询,但强调今年内会完成有关修改。

对于修订《的士规章》是必需的,多年来的士业界或许存在不少害群之马,但我们深信仍有大部分同业依然安守本份,努力做好本澳的公共交通。为了的士业界更健康发展,政府是有必要打击违例司机,或许执法时难免会出现错判,因此当局也应设立申诉机制,才能公平理性化解矛盾及怨气。随着新政策能够年内出台,要平衡市民及业界诉求,把的士业界与政府的矛盾消除相信旨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