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谘会认同的士去投资化 业界叹车租贵竞投意慾减

交通谘询委员会小组召集人郭敬文昨日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认同政府让的士去投资化的理念,因为的士作为一种市民出行的公共服务交通工具,政府应保持明确态度,不能助长的士牌价飙升。

交通谘询委员会小组召集人郭敬文表示,十分赞同政府倾向的士去投资化和公司化的理念。(资料图片)

至于去投资化会否令的士牌价及车租出现调整,郭敬文回应称,暂时难以判断,关键是看整个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有没有更多人入行。他认为,现时最重要的不是的士牌或车租的升跌,最值得关注的是应该用什么形式优化的士服务,包括平衡供求失衡等问题。

的士服务监管方面,郭敬文称,十分赞同政府倾向的士服务公司化的定位,因为透过公司化可以更好地监管服务质量,例如政府只需监管市民对的士公司服务评价,而不用再「逐架车睇」,公司亦可集中管理自己的车辆及承担应有的责任,为司机提供编更、call台等支援服务,这些都是公司化的优势。他建议,当局可参考邻近地区如台湾的士营运方式,当地近年的士都趋向加盟大型营运机构,取得更多的共用资源。

的士司机权益会副会长陈嘉诚受访称,暂时未能评估去投资化后对的士牌照价格,以及车租等方面的影响,但他表示,业界对新一批250个的士牌照没有太大期望和意慾,估计80万元(澳门币,下同)左右便可投得。他解释,现时「搵食」愈来愈艰难,入行人士亦愈来愈少,以现时每月每更平均10,000至12,000元车租计算,每日车租达350至400元,换言之,司机的收入已过半数落入车租和油费身上。为此,业界希望修订《的士规章》后车租能有所回落,当局在执法方面亦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