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牌不再价高者得? 政府冀的士服务 去投资化

的士司机慢驶游行前日在和平理性的气氛下结束,但市民对如何改善的士服务的讨论却并未终止,甚至有声音要求彻底改革的士发牌制度,推进的士服务去投资化。立法会公共行政事务跟进委员会主席陈明金昨日透露,政府十分认同的士服务去投资化,因此即将推出的250部八年期的士牌,可能是最后一次以价高者得方式竞投,未来竞投或分为个人和公司两类,公司竞投时投标价格非唯一考虑因素,个人方面则会设置门槛,要求具备若干年的士工作经验才可参与竞投。

特区政府有意推动的士服务去投资化,回归公共交通工具定位,计划未来发放的士牌照时不再按价高者得的方式公开竞投。 (资料图片)

扬言有近百辆的士参与的慢驶游行最终「雷声大雨点小」般悄然落幕,虽然事件并未对市民出行造成太大影响,但市民要求警方重拳打击违规的士呼声仍高,甚至呼吁彻底改革的士发牌制度,以杜绝「打的难」老问题。立法会公共行政事务跟进委员会昨日举行会议,跟进的士发牌和监管制度。委员会主席的议员陈明金在会后表示,政府十分认同的士服务去投资化,亦有意改革的士发牌制度,使其回归公共交通工具定位,但照顾现实情况,所以会逐步去投资化。他又引述政府代表称,将于本月17日开标竞投的250部八年期的士牌,虽仍以价高者得方式竞投,但可能是最后一次。

27辆的士前日发起慢驶游行,表达对政府提出《的士规章》修订建议的诉求。(资料图片)

未来竞投既分类又设门槛

至于未来的士牌照的竞投方式,据陈明金了解,未来的士竞投分为个人和公司,其中公司竞投,投标价格只是判给考虑因素之一,尚需综合考虑其他条件;个人竞投则会设置门槛,例如需至少具备若干年的士工作经验才可参与竞投,但他补充称,政府现时未有结论。

立法会公共行政事务跟进委员会签署的《跟进的士服务监管问题》报告完成至今20个月,陈明金指出,的士服务问题仍未得到很好解决,据警方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巡查5,079架次的士,其中滥收车资有1,233宗,拒载有1,874宗,今年1至3月,虽然整体违规个案下跌两成至1,277宗,但滥收车资及拒载同比上升,其中滥收车资416宗,拒载472宗。

对于如何加强的士服务监管,陈明金表示,以公司制的形式营运,目的是加强监管,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当局争取《轻型出租汽车(的士)客运规章》修订于本月底前完成修法文本,并进入立法程序。

立法会公共行政事务跟进委员会主席陈明金认为,本澳的士服务问题未能得到很好解决。(刘凯辉摄)

忧价高者得埋隐患 陈明金促改革发牌制度

对于《轻型出租汽车(的士)客运规章》,(简称《的士规章》)修法方向初步建议引入「被动式放蛇」、自愿录音制度、加强处罚等措施,议员陈明金在书面质询中指出,相信上述措施对打击的士违规现象有一定程度帮助,但担心的士牌照若仍以价高者得的竞投方式,会导致的士牌价高企,令的士租金居高不下。他又指,社会上一直有意见指的士牌照应去投资化,减少因经营成本过高而导致违规经营,因此建议当局应优先发牌予的士司机,尽量避免中间环节,减少炒卖机会。陈明金表示,本澳的士数量长期供不应求、而且发牌制度备受诟病,影响的士整体运营质素,但当局一直以「挤牙膏」式发放的士牌照,即使加上本月17日开标竞投的250个具年限的士牌照,至年底全澳的士数目仅约1,500至1,700部,能否满足实际需求令人质疑。他促请当局参考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再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打造先进便民的士服务模式。

政府每次增发的士牌照都吸引大批市民竞投,但价高者得的竞投方式或会成为历史。(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