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署轰「官商勾结」严重 工程採购外判变贪污温床

继审计署今年1月狠批多个政府部门有法不依、滥用外判服务浪费过亿元公帑后,廉政公署在昨日公布的《2015澳门廉政公署工作报告》中再向政府「发炮」,直指去年所侦查的刑事案件仍以涉及公务员犯罪为主,又以公务人员与商人勾结,在公共部门的工程、採购、服务外判等项目中合谋贪污的「官商勾结」情况较为严重,刑事案件则主要涉及治安警、狱警、海关、海事及水务局和交通事务局等部门人员。要求特区政府及各公共部门重视。

廉政专员张永春(左)向行政长官崔世安(右)提交《2015澳门廉政公署工作报告》,详细总结廉署去年在反贪、行政申诉、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廉政公署图片)

廉署专员张永春上月向行政长官崔世安提交《2015澳门廉政公署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昨日正式刊登于《澳门特别行政区公报》。《报告》长达57页,详细总结廉署去年在反贪、行政申诉、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工作情况。《报告》资料显示,廉署去年共接获的投诉及举报个案共793宗,较前年下跌8%,当中具条件处理的刑事案件有262宗,数目与前年基本持平;截至去年年底,共有256宗刑事案件侦查终结,较前年大减47%。

廉署总结称,去年侦查的刑事案件中,仍以涉及公务员的犯罪为主,但与2014年较多涉及伪造文件罪的情况不同,去年刑事案件的犯罪类型更为广泛,包括行贿受贿、滥用职权、违反保密罪、财产来源不明等。当中又以公务人员与商人勾结,在公共部门的工程、採购、服务外判等项目中合谋贪污的情况比较严重。

廉署去年4月侦破一宗「官商勾结」案件,两名交通局公职人员涉嫌受贿,并帮助三间公司围标公共停车场服务合同判给。(资料图片)

廉署吁当局重视打击贪腐

至于案件所涉及的政府部门,廉署指出,仍以具军事化职能的纪律部队,以及具稽查职能的行政部门为主,涉及治安警、狱警、海关、海事及水务局和交通事务局人员。廉署呼吁,特区政府及各公共部门应予重视,并强化公务人员的纪律及操守要求,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堵塞可能诱发贪腐的漏洞。

官商勾结围标6,800万元判给

《报告》在反贪工作部分公布八个与民生息息相关,或为人关注的案例。其中一个案例涉及「官商勾结」,两名公职人员涉嫌从中收取1,600万元(澳门币,下同)贿款。

案情显示,去年4月,廉署揭发一名交通事务局主管及一名工作人员为获得巨额不法利益,有意预先通知三间停车场管理公司修改投标价格,以围标方式操控公共停车场短期管理服务合同的判给,协助三间公司非法取得公共停车场管理服务,涉案金额合共接近澳门币6,800万元,两名公职人员涉嫌从中收取贿款澳门币1,000多万元。

调查又揭发,涉案的其中一间管理公司是由涉案两名公职人员以暗股方式,与另外两名商人共同持有,于2013年至2015年4月期间,涉案人员从该公司分享到合共澳门币600多万元的巨额利益。

调查还发现,涉案主管将受贿及分享所得的巨额不法利益转移至内地,购置不动产及多件金饰,并透过其好友名义持有,企图藉此掩饰所收取的不法利益。

廉署去年3至6月揭发一名监狱警长涉嫌受贿,图为从嫌犯住所内搜出参茸海味、名酒等证物。(资料图片)

纪律部队贪官以权谋私

其余七个案例有五个涉及行贿受贿,当中两案还涉及同一个公职人员。第一个案例发生于去年3至6月,廉署揭发一名监狱警长和一名狱警涉嫌收受囚犯贿赂,并运用权力包庇给囚犯在狱中的违规行为。廉署调查发现,囚犯多次向警长及狱警提供名贵食材、高级名酒、豪华餐饮住宿等,还额外向狱警承诺提供一份高薪厚职,而涉案狱警则多次将食品、名贵手錶等违禁品投运到监狱,交予囚犯享用。案发后,监狱警长及狱警均被中止执行公职。

第二个案例发生于去年12月,上述被停职的监狱警长与一名活跃赌场人士,涉嫌联繫任职海关的关务督察,要求其协助放行一名因携带超额现金而被海关扣查的旅客,该旅客承诺在放人后给予「茶钱」作为报酬。随后,该海关关务督察运用职权将旅客放行。

伪造文件罪行时有发生

案例中有两宗并不涉及行贿受贿,但都与伪造有关。一宗是食品公司涉嫌伪造文件,透过夸大本地僱员数量及填写虚假资料的方式,欺骗人力资源办公室审批外地僱员配额。

另一宗是一名治安警警员涉嫌伪造证物,意图隐瞒原证物被错误销毁的事实。案情显示,廉署于去年11月调查证实,一名治安警警员在处理证物期间,误将原须作为呈堂证物的电击器错误销毁,警员事后为掩饰错误,透过另一警员协助从内地购买一支相类似的电击器,并违法带回本澳,其后,涉案警员还伪造不实公函联同伪冒证物送呈司法机关。上述两名警员触犯「公务员所实施之伪造罪」及「禁用武器及爆炸性物质罪」,被移送检察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