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才能解决问题
台湾人跨境犯罪问题如今成了两岸间角力的主题,一件複杂的法律问题包装上了双方各自的民族情绪,就在台湾新政府即将上任之际,两岸司法问题成了蔡英文政府未来处理两岸关係的缩影。
没有人会否认,这宗事件若发生在别的国家与地区,情况将会单纯很多。面对跨境犯罪问题,犯罪发生地、行为人所属国籍、被害人国籍都有权管辖,而电讯诈骗案更是如此,透过网络、电话实施诈骗行为,至少有国际发话端、国际受话端、机方所在地及讯号转接中间地等,可能横跨数国的「管辖权」问题,这也是犯罪分子远赴他国实施犯罪的原因,换句话说,类似案件原本就是一宗需要各方协商,最终在符合各方利益的情况下,就管辖权达成共识的案件。
放在两岸关係上,有《两岸人民关係条例》、《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等多年来行之有效的模式可循,2011 年菲律宾跨国电讯诈骗案中,14名被遣送中国大陆的台湾籍嫌犯,就是在这样的框架下被遣返回台,当时引发的争议,也促使两岸双方就类似问题进行更多沟通与交流,处理这类问题必须特别谨慎,应是两岸双方的共识。
在这样的前提下,肯尼亚事件的处理方式不得不让人有许多联想,特别是下月20日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将就任「总统」,数月来蔡英文始终未对「九二共识」表态,而自冈比亚与中国建交、台湾加入亚投行问题,以及肯尼亚事件中未经沟通,以大锤破墙、发射催泪弹等强硬方式将台湾人遣送大陆,都是两岸关係生变发出的警讯。
事件发生以来,两岸当局都陷入某种民族情绪不可自拔,台湾朝野认为大陆做法野蛮,认为「自己的罪犯自己审」,而大陆则批评蔡英文操弄民粹,伤害两岸人民感情。其实这些发言都不够实际,不论两边政府如何龃龉,两岸人民的交流只会有增无减,这是两岸和平交往不可逆转的现实,在这个过程中,不只有商人或得更多合作的机会与空间,罪犯也是。诈骗集团在台湾发展超过20年,随着台湾当局严厉扫蕩,台湾诈骗集团开始前进东南亚、非洲,在这种情况下,两岸共同打击犯罪的必要性,并非建立在主权或尊严的问题上,而事件立在犯罪防制与保护双方人民利益的前提上。
双方若有严打犯罪的诚意,应该撇开政治干扰,不论是追回赃款补偿受害人也好,加重判刑严惩犯罪分子也好, 都需要两岸双方好好合作,研拟共打诈骗犯罪的协议,才是实际的作为,也才是人民之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