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人口红利转淡 议员促研新类型社保
立法会议员何润生在提出书面质询中,引述研究预测,本澳人口红利(劳动人口比例大,抚养率低)将在2026 年后进入淡利期,2031 年后料将进入负债期。他认为,在人口红利期完善社保制度非常重要,质询当局是否开展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本澳人口红利(劳动人口比例大,抚养率低)将在10年后进入淡利期,议员促当局开展,新类型社会保障制度研究。(资料图片)
他又建议,建立长期社保供款调整机制,供款金额可参考不同行业工资中位数、GDP、财政收入及与领取养老金增幅等挂勾。
何润生在书面质询称,本澳的社会保障收入绝大部分来自政府财政开支,劳资双方供款所佔比例非常低,据社会保障基金的支出统计资料,2014年支出总金额约26亿元,养老金支出高达22亿元,约佔总支出87%,但2014年全年仅收供款1.84 亿元,其中来自强制性供款金额仅1.46 亿元。
另外,自1998年开始实行的45元供款金额,一直维持至今,按照去年本澳整体就业人口月工作收入中位数15,000元计算,当前供款率仅为0.3%,远低于世界各国20% 平均水平。
他称,由于本澳社会保障制度供款金额,未与工作收入直接挂钩,不论薪金高低都供款45元,完全偏离「随收随付」制度意义。
另外,按最新人口预测,预计本澳老年人口(65 岁及以上)比例由2011 年7.3%(40,900 人)上升至2036 年20.7%(157,300 人),年平均增长率达5.5%,远高于总人口1.2%;老年人口抚养比率更急速上升,由2011 年11 名成年人抚养一名老年人,到2036 年加重至三名成年人抚养一名老年人。随着老龄化加剧、抚养比率增大,势必加重对社会保障制度依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