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收回113幅闲置土地 仅两地规划建货仓办公楼
立法会土地及公共批给事务跟进委员会昨日召开会议,跟进闲置土地事宜,运输工务司司长罗立文等官员列席,委员会主席何润生会后透露,113幅收回闲置土地中,有48幅可归责承批人,其中23幅已展开司法程序,但仅得两幅已进规划利用阶段,包括用作仓库及拟兴建政府办公大楼。
立法会土地及公共批给事务跟进委员会昨日召开会议,继续跟进闲置土地情况,运输工务司司长罗立文(右二)及工务局局长李灿烽(右三)等列席会议。(梁佩茵摄)
何润生昨日在会后引述政府代表称,在48幅可归责承批人的闲置土地中,已有23幅陆续展开司法程序,其中成功收回有两幅,余下九幅未宣告失效闲置土地,亦有七幅进入最后阶段,未来可正式宣告失效。
他表示,至于65幅基于不可归责承批人的原因,不被纳入为未按时发展土地个案;其中有13幅正展开宣告失效程序土地,主要集中石排湾蝴蝶谷,16幅仍未利用土地主要集中南湾湖CD区,另有12 幅土地使用准照已发出。
政府代表在立法会土地及公共批给事务跟进委员会承诺,今后将及时更新闲置土地资讯。 (土地工务运输局网页截图)
及时更新闲置地资讯
他续称,政府已明确表示,未来将续按《土地法》规定:「只要过咗批租期25年,或无按合同时间完成发展,政府会马上宣告批给失效程序」,意味除上述113幅闲置土地外,政府将继续跟进更多闲置土地,当局亦已及时更新闲置土地资讯,并上载土地工务运输局网页,让市民得知政府对土地利用的管理。
另外,会上有委员反映,有发展商未依批给合同,完成「特别负担」项目,如兴建大厦周边接驳天桥,马路等基建设施,小业主迟迟未能做分层登记,令小业主权益受损。
政府代表则回应称,以往一直有制度针对「特别负担」项目,如发展商要交保证金,其金额大于项目资金,但何润生认为,政府过去未严格监管有关情况,以致出现漏洞,政府代表亦承认有改善空间,未来将加大力度规管,当发展商无履行要求时或没收保证金,政府再自行兴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