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两地非物质文遗保育推广 文促会访珠非遗协促进合作

为加强澳门与内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推广,以及做好「第一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会」筹备工作,澳门中华文化产业促进会(下称「文促会」)代表一行,日前拜访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参观该市本道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双方就非遗工作交换意见,冀两会加强合作。 

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负责人向澳门中华文化产业促进会代表一行,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项目。(文促会图片)

澳门中华文化产业促进会理事长何伟新、文化推广主任李俊飞、理事洪玲玲一行,到访珠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得到该会永远名誉会长、珠海市政协委员汪义亮,珠海市文体旅游局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赵海崴,协会会长王志勇、理事王莽的接待。 

月底首办中华非文遗研讨会

珠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要开展非遗的推广工作,王志勇详细导览各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技艺的价值及珍贵性。何伟新介绍澳门中华文化产业促进会与各地合作开展的文化教育、文创青创项目,期望澳珠两地加强合作。汪义亮指出,非遗已列入国家文化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亦有助提升国家的软实力,肯定「第一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会」可促进粤澳文化合作,并应邀派员参与研讨会。 

李俊飞介绍,文促会举办的「第一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会」,将于本月27日在澳门大学举行,藉此借鉴各地非遗保护案例,搭建合作平台,近月该会亦相继走访广东各地非遗中心,了解内地非遗保育的推广工作。 

他又表示,今年亦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澳生效十周年;澳门文化局进行的「全澳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已于上月底结束。是次研讨会特设粤澳专场及京渝蜀专场,探讨普查后的非遗项目发展,共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赵海崴讚赏文促会开展非遗工作,指出非遗保护需要官民合作,民间团体参与能起到协同效应,也促进年轻人了解国家非遗历史文化,学会欣赏非遗工艺、加强保护意识。同时,非遗保护工作要与科技和市场结合,建立非遗大数据,使其数字化、影像化、市场化,令非遗保护传承更有成效及系统性,期望两会持续开展非遗合作,提升珠澳非遗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