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叹经营风煤似偷鸡摸狗 促政府划定危险品存放点
风煤业界代表吴雪峰表示,新管理措施下,令业界灵活性大减,为了预留足够用量而增加了起码一倍的进货量。同时,运输费用大增四到五倍,增加的成本会转介到用户身上。除了成本增加,存货量升高还带来存放难题。
黑沙街六街一个露天货仓去年发生爆炸,消防扑灭大火后在现场发现蓄电池、风煤樽等多种化工品,引起社会关注危险品存储问题。(资料图片)
吴雪峰指出,目前本澳尚未有合法储存风煤气体的地点,几十年来业界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但业界一直面临着两难局面:业主不愿意租出地方用于存放危险品,所以业界有时就「遮遮掩掩」,但透明度不高又带来安全隐患,就连消防都不清楚存放地点,「可能你屋企隔离就存放有十几樽」,万一周边火警波及风煤樽,后果不堪设想。
吴雪峰感慨地表示,风煤气体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助力,业界本是光明正大做生意,现在好像沦落到偷鸡摸狗一样,政府就乾脆当看不到。他希望,当局正视问题并尽早出台相关指引或规範,告知业界何处可以合法存放风煤气体。
公用事业关注协会理事长郑仲辉赞成业界意见,认同应设置集中安置存放风煤樽,因为风煤安全问题是本澳隐患。他又认为,政府不能以找地方困难为由,便掩耳盗铃忽视业界请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