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只关政府事! 调查指居民环保意识低落

环境保护局进行的「2015澳门公众环境意识调查」结果显示,本澳居民对「环保主要是政府的事,与市民没甚么关係」的认同程度显着上升,环保局认为有需要持续加强居民实践环保行为决心和责任感。

调查显示,居民存有「环保是政府事,与居民无关」的认同程度上升,难怪有警告牌仍遍地垃圾。(互联网图片)

为持续追蹤居民的环保实践习惯和对澳门环保政策的意见等情况,「2015澳门公众环境意识调查」继续沿用环保行为指数、环保责任感指数及环境满意度指数等三个指数,并随机抽样成功访问1,001位15岁以上澳门居民,进一步了解居民实践环保行为及对环保政策的意见等情况。

环境满意度指数从由2014年的4.86回升至2015年的5.10分(10分为满分),属中等水平。环境满意度方面,虽然「空气质素」仍然是居民认为需要优先改善的环境质量,但「空气质素」及「噪音水平」的满意度对比去年有较显着上升。居民认为「汽车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食肆油烟」等。

环保责任感指数由2014年的6.61分回升至2015年的6.82(10分为满分),属中等偏上水平。但值得关注是,居民认为「环保主要是政府的事,与市民没甚么关係」的认同程度显着上升,显示需持续加强居民实践环保行为决心和责任感。

大部分居民对于垃圾分类意愿并不高,除非回收有价才有人会做。(论尽媒体图片)

垃圾分类懒得做

环保行为指数由2014的4.67分回升到2015年的4.96分(10分为满分),处于中等水平,反映居民对实践各项环保行为的执行力有所加强,但仍需持续强化,其中在「少用或重複使用纸袋、包装袋或塑胶袋」、「出去购物时,会自备环保袋方面」以及「重複使用水资源,例如收集生活废水用来洗地、沖厕或淋花」的环保行为频率相对较高。

不过,居民对于与垃圾回收相关的环保行为:「花时间对家庭垃圾进行分类再丢弃」、「逛街时如果手持可回收垃圾,会等找到三色回收筒才丢弃」的执行率较低,反映居民不愿花时间执行垃圾分类回收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