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力 可解决的事
1954年1月17日,吴氏太极拳代表人物吴公仪与澳门白鹤派第二代掌门陈克夫,在澳门新花园泳池举办「吴陈比武」,为当年香港石硖尾大火筹款。短短数分钟的赛事最终虽然以双方「不胜不负不和」而结束,但将中国武术用在慈善筹款上,不但令吴公仪及陈克夫两位武术泰斗赢得了「慈善拳王」的美誉,同时亦在武林历史上,写下了一页传奇。而为了纪念这场「吴陈比武」的60周年,2014年本澳亦举办了一场「澳门新花园慈善国术歌唱大会」,选址也是在新花园泳池举行,虽然少了两位武林名宿,但却请来多位歌手及武术名家表演,重头戏更由本澳两位武艺高强的师傅,重演当年的「吴陈比武」的场面,声势一时无两。
阔别两年,社会文化司司长谭俊荣忽发奇想,决意把「吴陈比武」这武术界经典打造成一场别开生面的「武林群英会」。他期望藉举办是次武林盛会,能透过武术体育结合本澳旅游与文创发展,在澳门举行等同格兰披治大赛车的世界年度盛事。当局计划今年8月预计举办四天的首届「武林群英会」,将广邀国内外各个门派的掌门人及国外好手参与,除武术比赛外还有武术表演,重点当然是希望能够透过「武林群英会」来激活旅游与文化产业,带动本澳零售及旅游多元化发展。
虽然武林盛会主题尚未有明细,但几可肯定业界必然会制订相关旅游产品配合。要知道外国人一直对中国武术的热爱,但凭在国际卖座的中国功夫电影便略知一二,要吸引外国人来澳观赏亦非困难之事,预计本澳旅游业一定有受惠的空间。
作为即将成为本澳其中之一的大型体育活动,有关当局将以大赛车、马拉松等盛事作参考,在今年首次举办后,会听取市民及游客意见,作出检讨,日后再办便会尝试注入不同元素。我们认为,能够抓紧属于小城的历史回忆,透过方法转化成组合本澳旅游与文化发展的催化剂,确实是妙着,在宣扬及推广武术的体育精神之余,也能推动本澳旅游经济增长,令人不禁重新思考,原来「武力」也可以有解决困难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