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核问题的癥结

朝鲜官媒周三报道指,劳动党中央政治局确认将于今年5月6日,在平壤举行劳动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近40年来,以及金正恩掌权后以及首次召开的党大会。盛传金正恩可能在召开党代表大会召开前,下令进行第五次核试。

按朝鲜每逢重大活动就推行「献礼」的规矩,是次日子进行第五次核试可能性确实大增,亦藉以回应美国带头的连串打压制裁。金正恩上台后推行「献礼」已有先例。2012年4月15日金日成诞辰100周年,朝鲜为纪念庆典发射「衞星」(最后发射失败),更邀请外国记者前往现场观看,以示对外开放。今年初朝鲜进行核试,显然为迎接1月8日金正恩生日。

朝鲜年初第四次核试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对朝实施制裁。美韩在採取对朝单边制裁的同时,动用大规模军力对朝施压,朝鲜不断以发射飞弹、炫耀武力回应,半岛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在此情况下,朝鲜为显示不屈于压力,提高「领袖」威望,迎接即将召开的党大会,进行第五次核试也就不可排除。即使朝鲜不真的进行第五次核试,虚张声势以炒作国际舆论,引起对朝鲜半岛局势的巨大关注,抬高谈判筹码,也达到其目的。

上世纪90年代,在发展核电的掩护下,朝鲜开始秘密研製核武器。2003年1月,朝鲜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2006年10月,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开始,核试、制裁、对话、再核试、再制裁、再对话,周而复始,循环轮迴。朝核问题多年来处于严重僵持状态,对于解决全球核问题参与度最高的美国来说,伊朗核问题不是解决了吗?为什么朝鲜核问题解决不了?朝核问题僵持不下的癥结究竟在哪里?

美国一直把朝鲜、伊拉克、伊朗、利比亚、阿富汗等列入「邪恶轴心国」、「无赖国家」,必欲除之而后快。911恐袭事件后,美国发动了延续了十多年、打击恐怖主义的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08年金融危机爆发,美国衰落态势显露,处处感到力不从心。眼见中国快速发展壮大,美国认为中国才是其潜在的主要对手,于是,2013年,美国提出「重返亚洲」,后改称「亚太再平衡战略」,从伊拉克、阿富汗撤军,从中东撤退;把美国60%以上的军事力量部署在东亚。

在从伊拉克、阿富汗撤军的同时,必须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此时,伊朗国内以变革求经济发展的意见佔据了主导地位。消除制裁是伊朗摆脱经济困难的迫切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伊核问题谈判才最终达成协议。换句话说,假若没有美国中东撤退的大背景,恐怕伊朗核问题现在也还处于僵持状态。再看回现今美国高调将战略重心转向东亚的局势,也许能够参透朝核问题癥结的一点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