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取景好 须先过11关 电影一站式申请 文化局揽上身

阿婆井前地的激烈枪战、黑沙环八仙饭店的血腥灭门、福隆新街古旧窄巷的亡命追逐、十六浦一幢战前旧楼内发生的江湖仇杀……还有数不清的经典电影镜头,原来都在澳门旧城区取景拍摄;但原来要在澳门取景,并非易事,必须通过本澳11个政府部门的批准,有电影人慨叹,有些部门效率奇慢,有些不批准亦不会解释清楚原因,遂令不少电影人打消来澳拍摄念头。

文化局有见及此,决定推出一站式申请服务,即日后申请人只须向文化局申请,由文化局出面协调各部门,有电影人表示,由文化局出头的确可省却不少麻烦,即使申请最终不获批,至少不用给人「推来推去,点来点去,条气会顺啲」。

《放逐》、《激战》等多套港产电影,均在澳门富有怀旧气息的旧区拍摄。(互联网图片)

电影产业作为现代文创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区政府近年亦致力推动电影产业发展,不过,在人多车多路窄的小城取景拍摄电影,却非易事,正因为本澳旧区楼宇密度奇高,若要在公共地方取得批准拍摄,必须通过11个政府部门的批准,即民政总署、治安警察局、司法警察局、消防局、交通事务局、海事及水务局、民航局、文化局、旅游局、体育局及海关等。

一套在澳门拍摄的电影,原来要经过11个政府部门的批准,可说非易事。(设计图片)

文化局出头代办

文化局副局长陈炳辉昨日出席电影拍摄一站式申请新闻发布会时称,政府计划由文化局负责协调涉及的各个部门,日后申请人只须向文化局直接提出申请,然后等候涉及的相关部门回覆便可。文化局稍后将联络各相关公共部门商讨,希望能尽快实行。

陈炳辉指出,电影人日后来澳拍摄电影,只须向文化局申请便可。(刘凯辉摄)

一出街麻烦就来

本澳导演许国明接受本报电话访问时表示,若拍摄电影的地方不是公众地方,基本上不用申请,但一出到街外任何一个地方拍摄,均要向文化局申请批文,最快试过几日后便获批,但只限于在街上拍摄,若需要封街或要再向工务局申请。

另外,若电影在公众地方拍摄时需要用火或爆炸场面,则要向消防局申请,戏中若有演员须穿警察制服,又要向警察部门申请。对于现时政府计划由文化局负责协调各部门,许导演直言:「都要睇下各个部门做嘢够唔够快。」

许国明认为,虽然不用自己走那么多部门,麻烦是减少了,但有些批文并不是文化局决定,文化局只是负责协调,担心若其他部门效率进度缓慢,文化局亦只能「死催烂催」,实际上跟以往要申请人走遍各部门无太大分别。不过,一站式申请至少可避免被各部门「左点右点」、「推来推去」。

提前两个月申请较佳

卡氏影艺人才娱乐导演徐欣羡受访时称,由于相关部门不会有确实的回覆时间,故拍摄时会提前一至两个月向相关部门申请,试过要在坟场拍摄以为只须向文化局申请,后来才知道还要向某基金会申请,非常繁複又浪费时间。

徐欣羡提到,有时相关部门不批的原因解释欠清晰,令业界无所适从,甚至令香港或外地的电影人取消来本澳拍摄的念头,故她亦赞同政府实行一站式申请。

弹丸小城靓景取不完 福隆新街窄巷展激战

澳门电影虽然在华语电影业中只佔一个很小的比例,但这个弹丸之地却在电影领域中多个方面取得第一,原来澳门早在1893年已经有电影院,是大中华地区最早有电影放映设备的地方,更是大中华地区最早拍摄电影的城市。

翻查纪录后发现,虽然澳门的电影製作曾经沉寂一段很长的时期,但到1980年代,不少海内外的电影公司又开始选择来到澳门拍摄及取景。直至近年,澳门独立电影製作兴起,作品并在多个电影节中被提名,甚至获奖。

由于澳门仍保留了很多葡萄牙式及中式的旧建筑物,因此吸引不少外地电影业者来澳拍摄电影,例如1984年上映的奇情电影《夺宝奇兵2: 魔域奇兵》(Indiana Jones and the Temple of Doom),主角Indiana Jones就曾在福隆新街与歹角展开激烈的追逐战;其次是香港电影,包括由着名导演刘伟强执导的《古惑仔之人在江湖》、近期的《十月初五的月光》,以及由张家辉和彭于晏等主演的《激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