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车沦免费的士 首季272宗 牙痛 流鼻血 16次召白车喊肚饿

本澳一名人士16次召唤救护车,原来只因为肚饿!一人11次召唤,理由是全身有病?至于牙痛、头痛、流鼻血……等情况更多不胜数,卫生局统计,去年滥用救护车400宗、1,972人次,今年1至3月,滥用个案已达272宗。

由于召唤救护车不收费,加上救护车六分钟到达之承诺,对滥用者来讲,救护车就是一辆「免费的士」,资料显示有72宗个案,当送到医院后,即时放弃治疗,突然「晓行晓走」,滥用目的非常明显。当局多次作出呼吁,滥用者既妨碍正常救护工作,还对真正有需要人士不公平;有论者认为,当局有必要仿傚邻近地区徵费做法,否则滥用情况永难遏止。

救人如救火,防消局承诺救护服务一分出动,六分钟到达。(资料图片)

消防救护车去年出动40,000多架次,当中滥用救护车服务有1,972人次,即平均每100人,就有五人滥用服务。在今年首季(1至3月),被评定滥用服务有272宗(人次数目未知),即平均每日三宗。

卫生局发言人表示,评定滥用救护车的标準,必须由驻院医生根据每一个案进行评估而作出评定。然而,纵使被医生评定滥用服务,由于医院既不收费,又没有惩罚机制,仍然有人一于懒理,有事没事都召唤救护车服务。

肚饿竟召救护车

根据卫生局向本报提供资料显示,一名本澳人士曾16次召唤救护车,当救护员在本澳到处塞车情况下,仍能在六分钟服务承诺内赶抵现场,发现电召者竟然因为饥饿不适而电召服务,当场哭笑不得,而此人还电召16次之多,完全将救护员当猴子耍!

另一名滥用者亦不遑多让,11次电召救护车,每次都称全身是病,惟此人到达急症室后,医生对于「全身是病」亦无能为力,最后评定此人为滥用服务。

救护车当免费的士用

还有72宗个案同样相当离谱,电召救护车时「喊这痛喊那疼」,讵料甫抵达医院,由救护车下来后,即时放弃治疗,「唔该冇句」便自行离去,明显这些人是直接将救护车当「免费的士」来用!

聚贤同心副理事林宇滔表示,一名求诊者共16次传召救护车,竟以饥饿为由,事实上很难处理,建议当局可以尝试了解情况,若有需要应转介至社工局或相关部门。对于重複性滥用个案,应跨部门协作,当局亦有责任定期公布滥用数据,让社会了解数据变化,从而作出应变措施。

卫生局曾製作海报,呼吁居民不要滥用救护车服务,惜效果不彰。(互联网图片)

政府15年前曾考虑徵费

其实,早在2001年,已有政府官员就救护车服务需要徵费的可行性,着手进行资料搜集及探讨,但15年过去,仍没有半点下文。2012年,中区社区服务谘询委员会举行第十次会议时旧调重弹,认为救护车徵费,可杜绝那些既贪心又自私人士,至于标準如何订定,可参考香港、台湾及新加坡做法。

以香港为例,召唤救护车不收费,但到达医院后,不管此人是否有心滥用救护车,医院一律每位收费100元,没有香港身份证者,则收费500元。

公民教育有用否?

不过,对于救护车徵费事宜,林宇滔认为,澳门一向没有这做法,市民亦惯于享受政府提供的福利,要实行会存在困难;他相信最有效方法,应从公民教育着手。

公共政策学会会长陈卓华亦认同,邻近地区都未有相应措施防止市民滥用救护车。政府唯有多做宣传公民教育,如製作短片或广告,对大众宣传善用救护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