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批发零售差价大 议员提书面质询促当局彻查
批发商「两南」公司(南光、南粤)昨日起将活猪批发价上调90元(澳门币,下同),即最高批发价每司马担1,910元,再次刷新上月(每司马担1,820元)刚刚创下的活猪批发价历史高位。正所谓「水涨船高,批发价上调后活猪零售价势必紧接上升,一直抱怨猪肉零售价过高的市民又要继续捱贵猪肉。立法会议员何润生昨日提出书面质询,促请当局调查本澳鲜活类食品批发价与零售价相差甚远的原因,并要求当局提出针对性措施,平衡消费者和经营者权益。
活猪批发价昨日起调高,零售价势必紧接上升,一直抱怨猪肉零售价过高的市民又要继续捱贵猪肉。(资料图片)
何润生于书面质询中表示,今年首两月猪肉的平均进口价格在24.05元每公斤左右、批发价格在26.6元每公斤,但是平均零售价格却高达约74.7元每公斤。批发与零售之间的价差高达48.1元每公斤,几乎是批发价格的两倍。何润生促请当局调查本澳鲜活类食品批发价与零售价相差甚远的原因;以及提出针对性措施,平衡消费者和经营者的权益。
何润生指出,长期以来,社会普遍寄希望特区政府推动鲜活类食品市场全面开放,引入公开公平的竞争机制、拓宽货源,令鲜活食品价格处于合理区间, 减轻输入性通胀对民生的影响。他又指, 虽然近年来当局为回应居民诉求,透过《统计月刊》、民政总署及消委会定期公布市场物价等讯息,增加透明度。然而,上述措施至今为止未见任何实质性成效,高物价依然是现时居民生活压力的主要来源。
立法会议员何润生提出书面质询,促请当局调查本澳鲜活类食品批发价与零售价相差甚远的原因。(资料图片)
议员冀当局平抑物价
何润生表示,虽然人民币在2015年8月开始进入贬值周期,但是本澳输入性通胀压力并未因此有减轻的迹象,居民依然承受高物价的影响,促请当局推出实质性措施,减低输入性通胀对民生经济的影响,平抑物价。
另外,议员高天赐亦书面质疑当局,指出政府公布的鲜活猪肉批发价及零售价与业界公布的相差甚远,要求政府公开鲜活猪肉价格的计算方法。他又认为,现时法律容许鲜肉批发商有权经营贩售鲜肉的超级市场,导致不良竞争,促请当局交代原因及检讨有关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