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协会编资源册筑安全网 多管齐下防智障人士走失
据社会工作局资料显示,截至去年底,本澳共有15,044人登记领取残疾评估登记,当中属智力残疾的有1,027人。澳门弱智人士家庭协进会(简称「家协会」)早前前往香港,为製作一套《防止及处理智障人士走失资源册》取经,向家长提供引导孩子对自身安全的知识,掌握处理策略,防止和降低孩子走失的机率,以提高家长的防範意识,同时唤起社会各界关注和有效处理智障人士走失的问题,通过多方面的合作,为智障人士筑起社区生活安全网。
家协会製作的《防止及处理智障人士走失资源册》,除关顾智障人士外,还适用于一般小朋友走失。(林少洪摄)
家协会行政总监廖秀华称,协会现时有1,200多名会员,年龄由数月大到65岁,特别是患有多动症或自闭症儿童走失的情况每月至少发生三次,由于他们的表达能力较弱,一旦走失,后果将很难预计。为此,家协会认为有需要製定一套资源册,从多方面留意智障人士的需要,填补本澳在这方面的空白。
家协会行政总监廖秀华认为,资源册填补本澳在防範智障人士走失方面的空白。(林少洪摄)
资源册年内推出
廖秀华介绍,资源册将分成三个部分,一是资料数据的统计;二是因应不同的走失场所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法,如在公园等有多个出口的场所走失时,应教导他们在原地等候,同时亦对市民、执法人员遇到智障人士走失时的处理方法提供指引;三是以游戏光碟的方式,在学校及社区进行教育,学习应对技巧,她期望能引起社会共鸣,才能为智障群体提供更好的保护。资源册现已完成了一半,预计今年内可以推出。
「GPS」追蹤「危机对象」
另外,家协会计划配以「GPS」定位追蹤器,透过软件与硬件相配合,以减低智障学生走失的个案发生。廖秀华称,由于电子设备需要一定的资金,家长未必负担得起,首阶段计划先引入100至200个「GPS」定位追蹤器,先为「危机对象」配戴,待运作成熟后,再逐步增加。
廖秀华指出,家协会未有具体统计走失数字,但多是在节日发生,每年约有50宗,以患有多动症或自闭症的青年为多。她称,他们虽然患有智力障碍,但仍会有意识行为,会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逃走。
辅助工作责任重大
最令她印象深刻的走失个案,是家协会一名在辅助就业的女学员,由于与家人关係疏远,家协会代其保管金钱,以防失去。一天,她表示有同学生日,想取钱买礼物,而当时职员正忙于处理其他事件,答应晚上给她钱,但之后却忘了这件事,她因为职员的疏忽,没法送礼物给同学,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三天,最终在一间学校的操场寻回。廖秀华称,不时在新闻报道上获知有智障人士被性侵等,在那三天,无论是自己或是职员,都过得十分煎熬,幸好最终她平安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