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施政衔接不受换届影响 学者冀《五年规划》法制化

《澳门特别行政区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年)草案文本》(简称《五年规划》草案)公布至今已超过半个月,期间当局马不停蹄地举行多场意见收集会,社会各界亦抓紧机会踊跃建言献策,畅所欲言地表达各自最为关注的焦点,令草案的完善方向更加清晰。本报製作六个专题,透过採访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听听他们经过把握民意,凝聚民智后,对《五年规划》草案整体评价及完善建议。

作为未来五年特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蓝图,《五年规划》草案提出,争取到本世纪30年代中期,将澳门打造成「世界旅游休闲中心」。(资料图片)

作为未来五年特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蓝图,《五年规划》草案在「战略篇」中提出七大目标、八大战略(见下表),希望引领澳门打造成「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澳门理工学院副教授陈志峰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在回归16年之际,特区政府提出《五年发展》草案具有里程碑意义。

澳门理工学院副教授陈志峰建议,当局应以法律的形式确保《五年规划》不受政府换届影响。 (陈骏骐摄)

陈志峰指出,本澳回归以来经历了三届政府,可以说第一个过渡期已经完结,在此期间澳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亦带来不少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他认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中央和特区政府都已经调整了澳门整体发展策略,更加着重发展质量,在这个时机提出《五年规划》,是一个科学透明的举措。他又指,有了《五年规划》作为指引,特区政府每年的《施政报告》应该将规划进行细化落实,而不同职能部门亦应该依据指引去制定工作规划。

大珠三角湾商贸区「高手林立」,《五年规划》草案为本澳商企发展指明方向。图为进驻珠海保税区的澳门企业。(资料图片)

「一个中心」非一日建成

对于《五年规划》草案提出,争取到本世纪30年代中期将澳门打造成「世界旅游休闲中心」。陈志峰认为,要打造「一个中心」需要一段较长时间,因为澳门本身的基础建设、人才储备都相对薄弱,需要层层推进地开展。他形容,「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因此,特区政府的目标需显得较为务实。

要实现「一个中心」目标,一定会跨越不同届别的政府班子,相比于政府对政策衔接的承诺,陈志峰更关注是次《五年规划》草案到底有没有一定的法定效力,以法律的形式确保往后各届政府可以有序地开展工作。

陈志峰亦注意到《五年规划》战略篇中提及,澳门将会主动对接国家的「十三五」重大发展战略,同时加强粤澳合作。陈志峰指出,政府当局需要在客观的角度看澳门,明确自身定位和特色,思考如何在大珠三角湾区「高手林立」的环境中突围而出,制订本澳未来更长远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