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渠师傅猛力一捅 臭水淋通身 威丰大厦塞渠—通晒!

下环街威丰大厦公渠堵塞污水倒灌事件自上月27日爆发后,一直胶着达20天,一楼及二楼走廊水深难行,两户全屋水浸,一旦浸湿电錶更有火灾之虞,但自本报本周二报道后,各个政府部门通力合作,团体及立法会议员努力斡旋,并在地铺游戏机中心负责人配合下,随着通渠师傅昨早一声「惨叫」,淤塞公渠终于打通,惟他全身被恶臭污水淋了个通透。

据悉,是次塞渠元兇,怀疑是一楼水浸单位早前有装修工人把不能溶解物料倾倒马桶,导致公渠淤塞,有住户表示,好应把该名无良装修工人揪出来严惩。另外,有团体指出,目前全澳约有600幢楼宇有渗水问题,在未修法前,情况更让人忧虑。

通渠师傅在地铺游戏中心努力十多分钟后,终把淤塞公渠打通,但也淋得满身恶臭。(梁佩茵摄)

昨日早上,工务局及房屋局等人员浩浩蕩蕩赶抵威丰大厦,民众建澳联盟大厦事务谘询委员会理事长陈德胜及立法会议员宋碧琪亦到场视察,多名街坊、记者及地铺游戏机中心负责人亦在围观,众人急欲一睹通渠一刻的到来。

通渠师傅「中头奖」!

但负责维修及通渠的师傅,却只有一人,他首先在地铺游戏机中心天花板钻开墙壁,再用工具通渠,约十分钟后,呈深绿色的污水突然像瀑布般由天花板一道污渠内倾泻而出,通渠师傅霎时间哪能躲避,全身遭殃被臭水淋了个通透,臭气熏天,大喊倒霉!但他这一通猛捣,最终解决居民大半个月的噩梦。

通渠完毕后,机铺满目疮痍,负责人指是次事件损失惨重。(梁佩茵摄)

由于塞渠达20多天,臭水溢出后,连路过途人都掩鼻而过。(梁佩茵摄)

装修工人种下祸根

据通渠师傅称,在堵塞的渠道内发现很多像发泡胶的东西,是用来黏合门框的一种物料,若不用水泥铺上才会选择用这种物料来黏合门框,师傅形容「用天拿水都溶佢唔烂!」估计是早前有装修工人把物料倾倒进马桶,物料在渠道内遇水膨胀,日积月累造成淤塞。

通渠师傅指,相信是早前有装修工人把不能溶解物料倾倒马桶引起塞渠。(梁佩茵摄)

至于涉事的游戏机负责人陈小姐向记者澄清,可能与居民沟通上有误会,强调游戏机中心不是拒修,他们也有找过消防局及房屋局,因为维修渠道涉及整幢大厦结构,游戏机中心老闆认为应找专业人士修理,而且要求各个相关政府部门的人在场,「唔係有咩事担当唔起!」陈小姐称,她们也有留电话给居民,不明白为何被指无听电话或已出差理由推搪,强调一直也有与相关的政府部门联络。

游戏机中心负责人澄清,没有与住户不合作,可能是沟通上出了问题。(梁佩茵摄)

机铺亦损失惨重

她又指,中心的人员也有上楼了解居民情况,也知悉情况的严重性,现时已积极联络地铺业主商讨维修事宜,她称,游戏机中心租了该地铺约八年,当时店铺内的渠道已经相当残旧,他们也曾出钱维修了好几次,「我哋都係受害者,现在店内臭气熏天,需要进行全场大清洁,可能会影响生意,加上要进行大维修,相信损失惨重」。

受水浸影响,住在一楼的李小姐称,臭气已渗入所有家俬,事后清理单位也可能要八至十日,还未计装修费用。另外,虽然维修师傅声称,渠管可继续使用,但居民及游戏机中心担忧渠管已沿用30多年,加上经过今次事件决定维修渠道,涉及费用估计约十多万元。现时居民已发起收集签名行动,希望能申请政府补贴资助工程。

二楼较严重的水浸单位,须聘请清洁公司派员到场善后。(梁佩茵摄)

私人暗渠应改公共明渠

议员宋碧琪指出,旧式建筑多用「暗喉」,即渠管设置在私人地方,当发生类似事件时,根据《都市建筑总章程》规定,必须经由业主及租客双方同意,故无法即时得到解决,建议修法规定所有大厦应使用「明喉」,把渠管设置在公共地方,避免维修拖延的情况再次发生。

另外,陈德胜指出,是次事件虽然是「人祸」,惟估计全澳约600幢楼宇有类似渗水情况,各幢旧楼渗水具体情况或有不同,亦希望促请政府正视民生问题,避免同类事件再发生。

有住户欣喜水浸问题解决,忙不迭进行家居大清洗。(梁佩茵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