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署围捕卢园非观赏鱼 踩塘施肥促进夏荷生长
本报前(25)日报道卢廉若公园水塘内非洲鲗数量众多,民政总署昨日发出新闻稿称,每年均组织人员进行整理荷塘及跟进鱼口疏减工作,淘汰过多的如罗非鱼等非观赏性鱼类,并提醒公众切勿在池塘随意放生生物。此外,对于有市民反映水塘内荷花稀少。民署解释,是由于今年上半年较多低温多雨天气,影响了强阳性荷花生长进度。
民署人员利用围网在卢廉若公园水塘捕捉非观赏性鱼类。(民署图片)
民署指出,早前4月便对春草堂外池塘进行了为期四日的鱼口疏减工作,利用围网捕捉鱼只淘汰过多的非观赏性鱼类(如罗非鱼)逾1,000条,并迁往路环放养。另外,民署亦于池塘边张贴告示,提醒公众切勿在池塘随意放生生物,否则会被处罚。
对于有市民担心是罗非鱼数量众多导致荷花锐减,民署解释,荷塘位于碧香亭九曲桥一侧,而鱼类集中生长的主要观景池则在春草堂前方,两塘池水分隔不通,故荷花生长情况与主池鱼群并无直接关係。
荷花生长放缓因降雨奇多
至于为何今年荷花较往年出现明显的放缓生长现象,民署认为,长日照及高温有利荷花生长,但今年1至3月期间,本澳不但日照减少且降雨异常多,而卢园地处低洼亦导致荷塘水位偏高;同时,本澳于上述期间多次受寒流吹袭,温度偏低,亦不利荷花生长。
民署称,署方发现上述情况后,已在2月起已展开荷塘整理工作(俗称「踩塘」),清理过于拥挤及衰老的藕条,改善生长空间;施放有机肥料增加土壤肥力,促进荷花生长;另外亦从苗圃运送一些栽培备用之荷花于荷塘内加植,使公众能如期观赏夏荷的美态,荷塘更具观赏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