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逾7,000人因工受害 议员倡业界尽力改善工作环境

劳工事务局昨日公布统计数字显示,2015年工作意外受害人共7,517人,每千名工作者发生工作意外之受害比率为19.0。其中有23人因工作意外导致「长期无工作能力」,以及25人死亡。立法会议员李静仪建议,僱主或社会服务团体应尽力改善工作环境,以减少员工受伤的机会。

李静仪表示,僱主应为前线员工配备必要的器械,以及进行适当培训指引,减少工伤发生机会。(陈骏骐摄)

统计数字显示,导致工作意外的原因主要为「夹伤、刺伤或割伤」(22.7%)、「人坠下」(20.6%)及「用力过度或扭伤」(18.4%);而工作意外中最多受害人身体受伤的部位则分别为「手」(30.6%)、「脚」(19.7%)及「躯体」(17.0%)。

另外,按行业统计,首三位最多工作意外受害人从事的行业分别为「团体、社会及个人的其他服务」(34.8%)、「住宿、餐厅、酒楼及同类场所」(24.0%)及「建筑」(18.6%)。按职业统计,首三位最多工作意外受害人担任的职业分别为「服务、销售及同类工作人员」(26.4%)、「文员」(23.3%)及「非技术工人」(20.6%)。

议员李静仪指出,多年来「团体、社会及个人的其他服务」都出现最多的工伤意外个案,这一类别包括长者院舍、社会服务机构等,员工在照顾幼儿、长者时容易出现肢体拉扯扭伤等意外,她建议僱主或社服团体应该尽量改善员工工作环境,例如配备辅助器械、进行适当培训等方式,减少前线员工受伤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