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可持续竞争力「短板」 社科院吁澳增教育科研投入

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年一度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2015年度澳门综合经济竞争力,在全国29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排第九位,与2014年持平,稳居全国前十(见下表)。其中,综合效率竞争力位列全国第一,不过综合增量竞争力排第220位,对比悬殊。可持续竞争力虽仍高居全国第五,但科研及教育投入不足,成为拖累持续竞争力的「短板」。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2015年度澳门综合经济竞争力在全国29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排第九位。(资料图片)

由澳门基金会赞助,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和澳门科技大学社会和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16中国城市竞争力(澳门)报告发布会」,昨日在澳门科技大学举行。澳科大副校长庞川教授、澳科大商学院刘成昆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李超助理研究员、王雨飞博士后出席,并由李超和刘成昆介绍研究成果。

澳门科技大学昨日举行「2016中国城市竞争力(澳门)报告发布会」,澳科大商学院刘成昆副教授介绍研究成果。(林少洪摄)

刘成昆表示,《报告》认为澳门综合效率竞争力(全国首位)和综合增量竞争力(第220位)高低悬殊,原因是澳门的产业结构单一,主导产业博彩业的收入近期受到多重因素影响而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而且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从而影响综合增量竞争力表现。

宜居宜商竞争力双双下跌

刘成昆指出,《报告》显示2015年澳门宜居、宜商竞争力排名双双下跌,其中宜居城市排名更大跌16位,主要是受澳门近年来人口增加及游客增多,城市承载力受压所影响;此外,房价虽回落,但相对居民收入仍偏高;博彩业近期下挫,中小企业举步维艰,最终导致宜居和宜商竞争力均有所下滑。

《报告》表明,澳门可持续竞争力被风头正劲的深圳超越,虽排位仍高居全国第五,但知识城市竞争力及资讯城市竞争力相对较弱,已成为影响可持续竞争力的「短板」。刘成昆称,澳门的科技经费支出佔财政收入的比重以及人均教育支出均偏低,且有所下降,但教育和科研是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动力,希望政府今后继续加强教育和科研工作。

起步迟影响教育科研发展

对于科研及教育投入不足成为拖累持续竞争力的「短板」,时事评论员苏文欣接受本报採访时表示,《报告》反映本澳实际情况,因为本澳大学不多,研究型大学就更少,而且政府对科普的投入亦是近年才开始,两者的确是本澳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他又指,政府每年都会发放书簿费等的津贴,对减轻家长经济压力确实有帮助,但与香港、上海等地相比,在教育及科研投入方面仍有差距。

《报告》认为本澳科研及教育投入不足是拖累持续竞争力的「短板」,但本澳存在土地面积少的先天劣势。图为被群楼包围的学校。(互联网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