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馆明起闭馆约一个月 「开开」「心心」準备生B
中央赠送本澳的新一对大熊猫「开开」、「心心」不知不觉已在澳门安家一年多, 两位「国宝」活泼健康、天真可爱的形象深得市民及游客欢心,大家都希望牠们可以在澳门开枝散叶。特区政府当然亦希望玉成美事,民政总署宣布,从明日(周二)起至下月11日,大熊猫馆将暂停公众开放,对大熊猫进行常规身体检查及收集繁育数据等记录分析,以便为「开开」、「心心」在澳门的第一次「浪漫约会」做好充分準备。
大熊猫在澳门大熊猫馆内表现活泼,显然已适应本澳环境,民政总署从明日(周二)起暂停大熊猫馆公众开放,为「开开」、「心心」的第一次「浪漫约会」做好準备。(资料图片)
大熊猫「开开」、「心心」来澳刚逾一年,早已习惯本澳环境,并与市民及游客「打成一片」。虽然大家都想一对大熊猫早日共谐连理,开枝散叶,但正所谓「感情要慢慢培养」,大熊猫繁育工作更要按部就班。
民署表示,为顺利开展大熊猫繁育计划,澳门大熊猫馆将明日(周二)起至下月11日暂停对外开放,技术人员同时亦会为大熊猫制定合适的行为训练计划,提供良好的条件予大熊猫,为繁育作準备。澳门大熊猫馆将于下月12 日恢复对外开放。
民署指出,澳门作为全球大熊猫迁地保育的一员,长期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保持紧密沟通,交换大熊猫的保育资讯。
大熊猫主动与参观市民近距离交流,尽显活泼亲民形象。大家都希望澳门一对大熊猫能早日开枝散叶。(资料图片)
澳门大熊猫正值繁育期
为落实大熊猫繁育计划,署方于今年年初展开澳门大熊猫繁育计划,并设立跟进工作小组,由管护技术人员通过对大熊猫的竹子採食量、行为状况及体徵变化等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定期对场馆设施进行优化及维护,务求为大熊猫提供舒适、贴近栖息生活的居住环境。
大熊猫贵为「国宝」的原因之一是属濒危珍稀物种,反映其自身繁殖力低下。成年大熊猫每年仅发情一次,每胎一至两儿,刚出生幼儿体重仅100余克,发育不完全,抵抗力差,成活率低,在人工饲养情况下,成活率亦仅37.6%,因此,饲养专家最后只能选择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来为大熊猫延续后代。
澳门一对大熊猫「开开」、「心心」分别年方七岁及八岁,正值壮年,加上本澳熊猫馆设备齐全,还有国家大熊猫保育专家的帮助,以及全澳市民的真挚祝福,相信有助「开开」、「心心」在澳门自然繁育并诞下爱情结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