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信好友狂买半价超市券 三事主衰贪心被骗千五万
骗徒行骗手法虽层出不穷,但最主要的套路往往是先博得受害人信任,再利用人性贪便宜的弱点作案。司法警察局近日侦破一宗巨额诈骗案,拘捕一名28岁本澳男子,他涉嫌以低价出售超市现金券及手提电话为饵,骗取三名好友合共1,500万元(澳门币,下同)。司警提醒,市民遇到有人以低于市价兜售物品时,一定要提高警觉,以免上当受骗。
司法警察局拘捕一名28岁本澳男子,涉嫌藉以低价出售超市现金券及手提电话为饵,骗取三名好友合共1,500万元。(陈骏骐摄)
被捕男子姓邓,本澳居民,报称商人,被控以「相当巨额诈骗罪」、「伪造文件罪」等,移送检察院侦办。三名事主亦均是澳门居民,年约30岁,职业分别为商人及司机。
澳门司警局发言人谭永强昨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本月4日晚上,案中两名事主带同邓姓嫌犯一齐到司警局报案,两名事主称,邓以低价出售超市现金券及手提电话的手法,诈骗他们大笔金钱。
翌日,再有一名市民到司警局报案,同样报称遭邓以相同手法诈骗。据统计,三名事主合共被邓诈骗1,557万元。
司警在嫌犯住所内售出一批单据及支票,怀疑还有其他市民被骗。(陈骏骐摄)
骗徒放长线钓大鱼
案情显示,邓与三名事主是熟人,相识两至五年不等,去年11 月起,邓声称可以帮助三名事主用八折价格,购买本澳各超级市场及百货公司的现金券。
三名事主初时只是购买少量现金券自用。到今年1 月份,邓又游说三人,声称可以用更优惠折扣购买现金券、而且买得愈多折就愈大,例如出资100 万元,就可以享有五折优惠,甚至可以用低于市价一半价格购买新款手提电话,但附加条件是需要30 个工作日才能拿到有关物品。
三名事主初尝甜头后以为有利可图,因此不惜向朋友集资超过1,557万元,再以现金和支票形式交付给邓,但交款后30个工作日期满,邓以超市未能提供相关现金券等藉口一直拖延。
直至本月4日下午,事主再次追问时,邓终于承认所谓低价出售现金券只是一场骗局。
司警发言人谭永强又指,邓之前曾经开出多张支票给事主,声称可以退款,但支票一直无法兑现,其目的亦是拖延时间。司警接报后,于前日到邓位于黑沙环住所进行搜查,搜获相关单据证物,发现邓曾以原价购买超市现金券,然后以优惠价出售给事主,目的是博取事主信任,以便日后实施诈骗。
警方怀疑有更多人受骗
是次案件涉及大约1,000张现金券,警方怀疑邓曾用相同手法诈骗其他市民,但目前为止警方未接到其他更多的报案,司警呼吁其他事主尽快作出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