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促「私退金」先衔接 央积金瞄準11万打工仔

关係全澳居民养老福祉的《非强制性中央公积金制度》法律草案上周出台,但劳资双方对草案内容仍有保留,甚至有声音质疑草案变现增加僱主负担,令中小企参与的积极性存疑。社会保障基金昨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首度作出回应,社保基金行政管理委员会主席容光耀强调,非强制性央积金制度是养老保障体系中的重要政策,现阶段希望先尽快推出,并期望逾11万名私人退休金制度(简称「私退金」)僱员率先与央积金衔接。

关係全澳居民养老福祉的《非强制性中央公积金制度》法律草案上周正式出台,并指是养老体系重要政策。(资料图片)

容光耀表示,央积金制度首阶段以非强制性方式实施,主要是考虑到现时本澳经济处于调整期,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强制实施将会对中小企业构成巨大压力;至于未来会否实施强制性中央公积金,容光耀称,央积金推行三年后当局会作全面检讨,但强制与否要视乎届时参与计划的僱主和僱员数量,以及当时的经济情况而定。

社会保障基金昨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社会保障基金行政管理委员会主席容光耀(中)等向传媒介绍非强制性中央公积金制度法律草案内容。(社会保障基金图片)

避免一刀切误伤中小企

被问及暂时以非强制方式实施,能否有效吸引中小企加入制度?容光耀回应称,僱主加入制度除会获得税务优惠外,企业在人资短缺的现况下,提供包括央积金保障等员工福利,相信能在劳动市场佔有优势,形成良性竞争,进而推动更多僱主加入。

至于採纳「权益归属」方案来计算僱员于劳动关係终止时,可以取得僱主供款的累计权益。容光耀解释,中央公积金制度设立的目的,是保障僱员及个人的退休生活得到更好保障,以此原则出发,政府认为採纳「权益归属」方案会较符合立法原意。

对于有意见担心非全职工作者在央积金制度中保障不足。容光耀称,政府明白个别行业有其独特性,但现阶段希望先尽快推出央积金制度,待日后非全职工作制度出台,再为非全职工作者订定合适的行业计划。

僱员若急需可申请提款

本澳现时约有四成即近11万名本地僱员受到「私退金」保障,容光耀希望,上述僱员以及聘请他们的僱主可率先与央积金制度衔接。社会保障基金技术顾问高级技术员何凯生补充称,「私退金」相关基金投资产品如在社保有进行实体登记,「私退金」可直接转入央积金;他提倡僱主可将僱员「私退金」供款转为央积金供款。

草案中建议,一般情况下僱员仅可在年满65岁才可提取个人账户款项,容光耀表示,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僱员提早提取款项,但若僱员在60岁退休亦可申请提款;而有需要的人士如患病等亦可向当局提出申请。

容光耀强调,非强制性中央公积金制度是养老保障体系中的重要政策,社保基金重视不同的声音,亦期望市民对有关制度多点关注和认识,以加强对个人养老保障的认知。

特区政府致力构建双层式社会保障体,中央公积金制度是当中的第二层,亦是养老保障体系中的重要政策。(资料图片)

资方赞成自愿参与 学者狠批非强制冇意义

由于现时的央积金制度供款计划属非强制性质,要由僱员及僱主双方协商参与,所以央积金制度的普及率很大程度取决于企业的参与积极性。

旅游零售服务业总商会理事长叶荣发昨日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现在央积金制度对资方不是合适时候,一方面是因为现时经济大环境不理想,另一方面本澳企业超过90%为中小企,相信对参与央积金制度未必「个个做得到」。叶荣发坦言,业界不反对政府的央积金制度,尤其对属于自愿性质的建议,有企业或希望增加员工归属感而去做亦未尝不可,但每个企业都要量力而为。

时事评论员苏文欣教授直言「非强制冇意义!」他指出,现时的央积金制度只不过是纯粹的政府鼓励居民储钱,并没有强制性要僱主帮僱员储(薪金5%),一旦僱主不肯出(钱)僱员仍可自己储,等同于将所有的责任放在政府每年对央积金的注资。

苏文欣质疑政府以「经济唔好」为藉口而不强制执行,反问为何早几年经济好社会提出建议的时候又不做?他慨叹,政府被资方压住,未能够真正为民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