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笼困着的 不止是自由
近日,位于广州「正佳极地海洋世界」的动物惨况,再度成为媒体的报道热点:一头体型巨大北极熊被圈养在商场内,奄奄一息,全身呈啡色,似久未清洁,双眼半开合,泛着水光呆望着前方,嘴巴不时开合,彷彿是求救,或希望求解脱。累计超过13万多网民联署,要求关闭这座环境恶劣的海洋馆。
事件令人联想起上月底发生于美国辛辛那提动物园的悲剧,一名四岁男孩爬过动物园围栏,跌入猩猩封闭区,受到名叫哈拉姆比的大型猩猩的拖曳。随后动物园工作人员决定射杀了这头猩猩。近20万人在一封网络信件上签名,抗议园方射杀猩猩的行为,并要求男孩的父母承担责任,指责他们没有照看好孩子,有网民甚至呼吁对男孩的父母「人肉起底」并给予谴责。不少动物学家对当时猩猩的行为作分析,指猩猩很大可能只是在保护男孩,并没有攻击性;但动物园负责人梅纳德则为射杀猩猩而拯救了男孩的决定辩护,称即使再发生同样的事情,他也会做出同样的决定。而事实上,有灵长类学家亦表示,大型猩猩与狮子、老虎等同属一级危险动物,即使动物园职员也不会单独与猩猩共处,又指发射麻醉枪可能会使猩猩变得暴躁,但药力要10分钟后才有效,对男童构成更大的威胁。即使如此,猩猩的行为亦纯粹出于本性,不应换来生命的终结。
大众对事件中男童的父母及园方的处理手法归责,口诛笔伐,却鲜有对「动物园」文化作出反思。动物园存在于历史已经超过200年,圈养及利用野生动物的历史则更久。除了娱乐功能之外,保育、教育以及研究的功能是动物园最常拿来当作自我存在合理化的理由。然而在上述功能被实际检视之前,目前动物园界面临最大的挑战,是被圈养野生动物的福祉普遍低落,以及仍需不断从野外捕捉动物以维持展示品质的保育矛盾。
据统计,目前全球有超过一万个动物园;直到2002年,全球约有超过一万种野生动物、至少165万个个体,完全在动物园相关机构,人为的干预之下生存。事实上,在科技发展如此蓬勃的今天,要为大众提供动物生态教育,透过不同媒体,甚至是虚拟实境的电玩,其效果都绝不比动物园来得逊色,就算真的要目睹活生生的野生动物,也该亲临其原生环境去探索和体验。至于动物园的存在价值,应重新定位在动物救援及保育的基础上,去解决过去因为人类製造的破坏而为大自然种下的祸害,绝不应是为了商业考量。隔着铁笼与玻璃,我们的子女不会对动物额外增加认识,却困住了生命的自由,困住了我们的对生命爱护尊重的性灵,更困住了地球永续生存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