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当局检视实际情况调整完善 新青协议论公交专道可行性

妈阁至林茂塘时限性公交专道将于7月1日起由周一至周日全面试行,同时改称为「巴士专道」,计划8月正式实施。中华新青年协会就设立公交专道措施于会址举行讨论会,参加者普遍关注公交专道实施后,对驾驶者、市民影响,以及可能出现交通挤塞问题,冀当局检视实际情况适时作出调整,完善专道细节。

新青协就「公交专道」议题举行讨论会,与会者踊跃发表意见提出建议。(新青协图片)

讨论会由新青协交通政策关注组召集人郑嘉豪主持,十多名青年出席。郑嘉豪指出,妈阁公交专道从提出到试行,坊间一直有很多不同意见,专道推行或会为市民带来不便,需时间逐渐适应。他认为,如何透过确保公共巴士路权优先,以提升公交运转效率,有效利用道路空间,需要社会大众作出取捨;当中,如何平衡个人及社会需要尤为关键。

新青协副会长高岸声认为,公交专道实施显示出政府对改善道路环境决心,并指出在公交专道推行期间,对内港周边市民及商户影响或会较大,冀当局与相关商户及市民协调,考量内港一带商户的需要及其便利性,以减少对他们的影响。此外,专道试行至今,不少驾驶者仍对专道路线走向等细节模糊,出现不少误闯专道情况,期望当局持续宣传及推广公交专道。

倡政府从多方面着手控车

讨论会上,有参加者指出,内港在推行公交专道前,内街道路的使用效率未有充分发挥,然而当公交专道推行后,一般车辆改走内街道路的情况增多,可见提升了内街道路的使用频率,以分摊主干道路面压力。亦有参加者认为,政府推出公交专道目的是透过提升巴士运作畅顺度,鼓励市民公交出行;但长远来说,建议政府从多方面着手实行控车,如加大养车成本、增加停泊费,以及加大巴士运载量,减轻道路压力。

郑嘉豪认为,公交专道、提高行车税、调升停车费等都是控车手段,但从长远来看,控车需从买车、用车、停车、验车等各环节入手,配合公交路权的优先及步行设施的优化,减少市民对用车的需求,以实现「控车辆、优公交、顺道路、倡步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