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水多年来均取自磨刀门 水务局:对水源持开放态度

本澳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原水均取自磨刀门,水源有否其他选择?海事及水务局局长黄穗文透露,江门、粤西等城市,都曾向澳门表达供水意向,但水源与磨刀门大同小异,均来自西江分流,局方对此抱开放态度。

本澳在60年代开始,自珠海磨刀门水道取水,并在珠海境内兴建竹仙洞水库,透过对澳供水管道,将原水输送到澳门。(资料图片)

另觅水源或推高价格

黄穗文认为,多一个选择无疑是好事,但坦言供水管道愈短、水库离澳门愈近,整体效益愈好,加上另觅新水源,涉及投资基础建设,以兴建水库为例,费用动辄需十亿元以上,而水管铺设费用亦不菲。她举例,香港自东江引水,路途较远,水管铺设费用大,故成本亦反映在原水价格上,故香港的自来水价格就较澳门为高。因此,另觅水源可能推高自来水价格,加重市民负担,需要慎重考虑。

逾九成原水均购自内地

受地理环境影响,本澳没有条件兴建大型蓄水库,现时水库库存量,仅足够本澳一星期的用量,故此需依赖外地供水。目前,本澳95%的原水均购自内地,多年来依赖粤澳合作,在珠海兴建水库对澳供水,应付本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