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非朝夕实现

夏至荔枝狗肉节成为了近年国际关注的焦点,围绕着国内广西玉林市,一个传统的民间习俗却变成了传媒追访的对象,过去数年更吸引国外媒体广泛报道,适逢昨日正是夏至,早前更有来自世界各地逾1,000 万人联署呼吁玉林市停止杀狗及吃狗肉。

据资料显示,狗肉食用在东亚比较普遍,如内地、朝鲜半岛、越南、日本等均有食用传统,在世界各地,如欧洲瑞士东部地区也有。但近年来,如台湾、香港已立法禁止食用狗肉。而内地食狗肉地区主要为贵州、湖南、广西、广东、福建等地,目前中国并无法律禁止食用狗肉。但据美国《华盛顿邮报》引用的资料显示,整个亚洲每年要屠宰3,000万条狗食用,其中中国佔比超过三分一。

据玉林市当地的市民称,在志愿者和动物保护组织还没有到玉林举行抗议行动之前,玉林人吃狗肉已经有近500年历史,早已成了当地的一种风俗习惯。民间另有一种说法认为,玉林地处中国南方,天气炎热,劳动结束后往往只喝白粥解渴,长久以来体质偏虚,而荔枝和狗肉是热气食品,在夏至这一天吃狗肉,能够将所有的寒气「驱走」。「按当地的说法,随便怎么吃,也不上火。也有『吃了荔枝狗,西风绕道走』的说法。」

但这个源于当地的一个饮食习俗,却因为有商家于95年举办荔枝狗肉节而开始了吃狗肉的风行,从发展到兴盛再到如今成为舆论焦点,关键正是因2009年玉林举办的美食节中,以狗肉作卖点的一道脆皮狗菜色获得了大奖,才让商家藉机炒作,因而把狗肉节推上了风口浪尖,纵使近年内地其他城市也被叫停狗肉节的项目,但玉林却因此成为中国唯一保留狗肉节的城市,而近年有国内外的动物保护组织强烈谴责,明星也在网络集体呼吁取消,甚至当地政府均不作支持,但如此一来,反助长了独市经营,引来更多外来顾客的尝试。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孝正曾经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百姓饮食结构不断调整,不断优化,从肉质看,狗肉并不优于猪牛羊肉,且随着社会文明进程的加快,有关价值观的讨论只会愈来愈多,玉林狗肉节涉及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尊重生命的价值取向。

狗被称为最通人性的动物之一,因此宠物狗与肉狗虽有区别,但舆论却不会仔细区分,在这论点上,舆论就容易出现一边倒的现象,抵制玉林狗肉节也就在情理之中。但我们要理解道德的争论不能解决问题,回归到法治轨道才是根本,完善保护动物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文明进步,才是事件的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