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了萨达姆 世界没有更好
自2003年英国随着美国一同出兵伊拉克以来,死难者坟头草已三尺高,战争的阴影13年来却从未远去,如果没有「伊战」,叙利亚会不会是现在的样子?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还会不会存在?伊朗会不会与西方达成核协议?可惜历史从没有如果,英国前日公布的《伊拉克战争调查报告》不仅比《战争与和平》厚四倍,也是一个更加真实而残酷的故事。
伊拉克战争自2003年英美发动入侵以来,至2009年全面撤离为止,英国投入了天价的军费与上万兵力,除了造成179名英军将士阵亡之外,从未给伊拉克带来当初承诺的「稳定与和平」,英军辖下的巴斯拉战区更一度失控,混乱引发的教派、信仰与部族冲突,为伊拉克之后的全面崩溃、「伊斯兰国」崛起种下了恶因。而全面战争更导致伊拉克境内25万条生命断送,数百万人成为难民,战争种下的恶果直到现在都难以消化,由萨达姆人马调教出来的「伊斯兰国」,比当年的阿盖达更加致命,如此大的投入没有带来丝毫的和平,伊拉克成为世界最大的恐怖主义训练场,西方人被「圣战士」恨之入骨,遇袭的风险相较2001年有过之无不及。如果说这场战争有所谓的赢家,只能是那些对美国充满仇恨的恐怖组织与极端分子了。
无论是前美国总统小布殊或是前英国首相贝理雅,当时作出战争决定的人,现在都坚信没有萨达姆的世界比过去更美好,假如真是如此,美国为何对出兵讨伐「伊斯兰国」如此踌躇不前,为何眼看着叙利亚陷入长达五年的战争地狱,「伊斯兰国」又何以能在欧洲与中东掀起这么大的风浪?
英国「伊战」调查委员会主席齐尔考,以冷静的语调,一字一句将这些人们心里有数的结果陈述出来,代表的是英国仍然具有面对错误的能力,首相卡梅伦则强调会遵从报告的建议,但是这场本可以避免的战争,太多生命无故被浪费,造成的结果不是许多人可以修正或挽回的。
当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义正言辞地指控阿盖达组织的小角色扎卡维,是萨达姆的恐怖主义盟友时,这个曾经的边缘人物得到了美国认证恐怖分子的权威,进而成了伊拉克境内逊尼派极端组织的领导人,而当扎卡维与阿盖达决裂之后,他又成立了属于自己的组织,发展成了后来的「伊斯兰国」。当一个人要以不存在的理由指控另一人时,他撒的谎会衍生出另一个谎,到头来还是会报应到自己的头上。「伊斯兰国」已被证实持有化学武器,而假若他们取得了更大规模杀伤性地武器,毫无疑问将会立即使用,最终让美国圆满了这个自我实现的预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