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还是失败者?

网络世界的变化一日千里,除了传统媒体要转形,广告界及品牌销售推广亦争相寻求更有效率的网上宣传途径,从前撰写的网络版日记Blog被发掘出宣传价值,一班大有捧场客的博客(Blogger)相继变成一种职业,来到今时今日,再发展出一种新兴的身份(甚至是行业)「KOL 」。

KOL全写是Key Opinion Leader, 字面解作意见领导者,说穿了就是博客的加强版,在这个人人都可当博客的年代,KOL就是当中的表表者,他们就如现实中明星一样,会有粉丝、追捧者,所分享的生活点滴、发表的言论都会深深地影响大家。一位具名气的KOL在Instagram或facebook发一张图、说一句好,随时换来数以千计至万计讚好及转发,其影响力分分钟大于不太配合品牌形象的名星代言人,做推广的,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强大的感染力, 纷纷投入「笔直」(预算)去KOL的口袋, 然后,KOL 的身价水涨船高,出一个post获得四、 五万元的酬劳是等闲事;又然后,竟然有公司经营起KOL的推广业务,为各大品牌搜寻合适的KOL。KOL三个字,一时间成为网络上的热门关键字,成为推广的灵丹妙药,成为品牌起死回生的救世主。

KOL值钱的地方,是他们通常乐意与受众(粉丝、追随者)建立关係,不停互动,十分用心经营他们的粉丝团,这跟传统名星代言有相当大的差别。而且相对来说,KOL 服务较为化算,在品牌的角度,他们能準确知道广告的目标对像,品牌若有不同的产品线,更可以找不同的KOL作测试,对成本有较易的控制。既然称得上是传统博客的加强版,一个成功的KOL绝不是单单拍几张照片、发几个帖那么轻鬆,既要要处理查询、回覆客户、跟粉丝互动、发广告、拍照拍影片、后期製作等,这些都是基本;称得上是意见领导者,个人形象及品味才是最吸引粉丝的因素,这方面更需要悉心费时的建立,亦不是人人有这种本质,并非勤力便能换取。

近年很多品牌都了解到口碑的威力,因此很愿意花钱在KOL之上。但除着愈来愈多的KOL以商业形式经营,消费者亦慢慢懂得分辨「鳝稿」与否,开始有网民已不吃这一套。甚至有不少「经营」不善的KOL犯上抄袭、行骗等行为,对自身、KOL界及品牌构成负面影响,这些杀伤力可以随时让一个Leader瞬间变成Loser,而且是万劫不复,难以翻身。

当然,成功的KOL依然大有人在,大有市场。然而,就如文首所言,网络世界的变化一日千里,品牌的社交行销亦将更需要掌握「口耳相传」的威力,商业机构大多有自己的客户关係管理(CRM)系统,记录客户之前的消费纪录,增加再次消费的机会;而透过CRM与社交媒体的结合,让每个网民都有机会成为自己的KOL,使推广时更有效率,将会是大势所趋,有机会再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