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揭工务局当年糊涂账 廉署:影响政府施政威信

区区一个土地运输工务局局长,源何于2001年与「圣母湾」签署影响深远的换地《承诺书》?多位立法会议员认为,政府必须继续追查事件,不能让事件公布后便算。而根据廉政公署是次 出笼的调查报告,发现工务局除签署不平等《承诺书》外,还涉及不按规章 修订地积比率及土地价值评估,如此做法,严重影响特区政府施政威信。

廉署报告指出,工务部门在2000年7月之前,表明政府在炮竹厂的换地过程中,只会考虑私家地及长期租借地的价值,其他土地如已交还政府的租赁地或沙纸契地,将不被考虑任何价值,由此计算出炮竹 厂土地的价值为澳门币4,243万8,283元。

然而,在2000年7月工务局向运输工务司司长提交报告中,载明益隆炮竹厂地段的价值为澳门币1 亿3,600万元,无疑包含了益隆炮竹厂已交还政府的租赁地及沙纸契地的价值,但当局未有说明为何会出现这种立场上的变化。

乱改规则欠标準及理据

直至2006年,工务部门表示,望德圣母湾区的城市规划有变,将会兴建自然公园(即龙环葡韵)而不是酒店和住宅区,惟在尚未确定有关项目会转移到何处的情况下,工务局局长与「圣母湾」又签署补充协议,修改《承诺书》所载明的规划条件,将53,073平方米的B 地块住宅实用地积比率,增加至53万零730平方米,且规定楼宇的高度最高可至160米,却没有任何文件说明

为何作出如此重大更改的标準和理据。

廉署强调,工务部门在行使土地管理的权限时,行政行为的理据必须充分、标準一致,管理土地的决定要有分析、研究及论证,以免令到其他承批人或市民有因人而异、厚此薄彼的错觉,从而影响特区政府施政的威信。

廉署是次调查益隆炮竹厂事件,揭发当年工务局干下的一笔笔糊涂账。(莫福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