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隧建成预计需时五至十年 意见倡第五通道考虑桥隧方案

为解决澳凼跨海交通需求,特区政府继决定以桥樑方式兴建第四条跨海通道,预计最快明年动工外,亦已外判在旧澳凼大桥(即嘉乐庇总督大桥)旁兴建两条海隧(海底隧道)的可行性研究,预计明年中会有初步研究报告。澳广视时事节目「澳门论坛」昨日探讨有关兴建第五条跨海通道的海隧研究方案,有意见认为由于旧澳凼大桥附近的水位较浅,加上要配合航道运行以及需视乎新城填海工作进度等影响,海隧建成估计需时五至十年;亦有意见建议当局考虑简单直接的桥隧方案,认为桥面可连接到凼仔单车径,直接连贯澳凼交通。

「澳门论坛」昨日探讨有关兴建第五条跨海通道的海隧研究方案。 (刘凯辉摄)

出席论坛的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李熙爗指出,由于旧澳凼大桥附近水位较浅,相信建造海隧至少要潜至水深30米。另外,由于斜度限制,海隧接驳口需要的空间相对较大,加上要配合旧澳凼大桥附近的航道运行,以及需视乎新城填海工作进度和情况等影响,海隧建成估计需时五至十年。李熙爗又称,海隧因安全问题难以让电单车行驶,而且相关保养费用昂贵,以现时西湾大桥每年保养费为600万元以及横琴隧道每年达2,000万元保养费为例,预计将来海隧保养费用不菲。为此,他认为政府须同时研究第五通道桥樑的优点和缺点。

城规会委员李熙爗指出,海隧因安全问题难以让电单车行驶,而且保养费用昂贵,认为政府须同时研究第五通道桥樑的优点和缺点。 (刘凯辉摄)

同场出席坛论的交通谘询委员会委员高冠鹏则建议,当局可考虑桥隧方案,他认为桥面可直接连接到凼仔单车径,可更简单直接地连贯澳凼交通;工程师学会理事长黄承发亦认同桥隧方案的建议,并建议当局应先做好车流及人口等数据分析,再制定桥隧的合适落脚点。

黄承发又表示,政府需将城市规划问题做好,再建设通道等相关配套设施,才有望解决现时更多的民生问题。立法会议员何润生亦认为,兴建新通道是政府做城市规划的好时机,配合新城填海各区和管理水域一併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