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场撤 齐呼还地于民 无限憧憬望政府细心灌溉

特区政府上周决定筷子基逸园赛狗场,将在两年后迁走,对于这幅逾43,000平方米的广濶珍贵土地,日后如何利用备受社会关注。昨日电台时事节目「澳门论坛」上,不少观众发表对狗场土地日后的构想,由公屋、停车场、休憩设施,到24小时美食广场、学校、博物馆、图书馆,应有尽有,可见居民对狗场迁走后的美好憧憬,反而赛狗会否续办,却少人关心。

有嘉宾认为,正因社会对此充满期望,当局要把握这两年时间,做好工程前期规划的技术研究,谨记以往大型工程「烂尾」的教训,以免动工后才发现诸多问题,拖延进度而让社会失望。

狗场有85年历史,虽然已今非昔比,但仍是澳门一道亮丽风景线。 (互联网图片)

筷子基狗场佔地广达43,000平方米,两年后如何规划使用,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资料图片)

博彩监察协调局局局长陈达夫(下图)在论坛上表示,狗场搬迁的决定,是基于去年9月,局方委託澳门大学博彩研究所所作的研究报告结果,在考虑赛狗活动,为澳门创造的经济、吸引旅游的条件,以及居民利益等,分析各方意见后,综合研究团队提出三个建议方案而定的「中庸」方案。

对于给予狗场两年时间搬离原址,期限是如何釐定,陈达夫称,目的是希望狗场能顺利过渡,如将续办,需予有关公司足够时间另觅选址,而一旦不续办,则需时安排员工的遣散或调职,以及狗只的安置等。

社区设施需求渴切

筷子基坊会理事长郑鑒康(下图)称,欢迎当局搬迁狗场的决定,认为澳门的博彩选择日趋多元,无疑赛狗较单一,对旅客的吸引力有限,过去几年博彩收入更每况愈下,然而狗场所产生的气味及噪音,却严重影响居民生活,故即使未来赛狗活动续办,亦要远离民居。郑鑒康又称,期望当局把握未来两年时间,就狗场日后的规划,广泛谘询居民意见,又反映区内居民最希望新增休憩、运动设施,以及地下公共停车场。

土地珍贵,宜宏观规划

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胡玉沛(下图)建议,当局宜在未来两年,先对狗场启动工程规划前期的技术研究,如探土、交通流量等,他指出,正因为社会对狗场土地期望值高,故有必要先做好评估工作,随后再展开公众谘询,以免造成期望落落差。

胡玉沛认为,社会应宏观审视,不能贸然因眼前社区需要,就草率决定土地利用,而是考虑本澳总体城市规划,以及整个北区的需要,避免浪费这个难得释放出来的珍贵土地;同时,需要评估区内承载力及研究区内设施比例,以免出现资源错配。

另外,站在保护历史的角度,狗场的霓虹灯、其他构件等的集体回忆,可透过设计形式,延续历史载点,避免一刀切,令城市建筑学形成断层。

「 澳门论坛」昨日讨论狗场去留问题,大部分观众赞成「还地于民」,规划康体等有益民生的建设。 (周婉茵摄)

担心停办,狗只难逃一死

澳门爱护动物协会副主席陈汉强(下图)则认为,赛狗活动用的狗只,在饲养、训练、退役后安置等,在国际上有一套模式,确保狗只得到善待,例如退役后可被领养,相比之下,本澳的赛狗用狗只,只能被人道毁灭,又担心两年后狗场停办后,该批狗只难逃一死,期望有关方面能让动物保护团体介入协助。

狗马不同类,不宜合併

对于有建议认为,赛狗可迁址赛马会续办,陈汉强坦言,在即将生效的《动物保护法》中,看不到法律监管「工作犬」,故不赞成赛狗续办,又认为将两种不同的动物,放在同一地方饲养并不适合,强调协会的立场,原则上不赞成以动物作为竞赛活动的工具。

有团体认为,要是狗场不续办,必须妥善及人道地处理狗只。(互联网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