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答问大会再掀收地争议 「最后一击」难敌「一锤定音」

行政长官崔世安昨日出席立法会全体会议答问大会,初时闷场连连,但随着议员郑安庭及唐晓晴提出新《土地法》有关承批人归责问题后,高潮即时涌现,特别是南湾湖C、D区14幅闲置土地,还有四日便到25年批给「死线」,要是唐晓晴向立法会提出的新《土地法》释法议案,月底前无法获特首批准实行,便成「废案」,发展商在今届立法会会期内,亦再也难以翻案。与此同时,特首办收到88位律师及法律界人士联署信件就《土地法》及议员释法,表达公开意见,惟唐晓晴及众多法律界权威人士的「最后一击」,昨日遭特首「一锤定音」否决,崔世安表示,土地到期一定要收回,若归责在政府,会坦白承担,但司法程序无法控制,政府会服从法律。

换地及收地问题,是近期城中极具争议性的话题,但行政长官崔世安重申,政府一切依法定夺,倘有归责在政府,会坦白承担。(资料图片)

行政长官答问大会昨午3时在立法会举行,虽然近期出现多宗有关土地批给的争议性事件,惟议员初时的提问,除李静仪提到政府会否追究益隆炮竹厂刑责问题外,之后的议员提问均乏善可陈。

商人资金付诸东流

直至中场休息后,「到肉」场景才告出现。郑安庭发言时指出,当局根据新《土地法》收地,依据是承批人没有完成对相关土地的开发利用,但过去由于城市规划改变、世遗及环保因素,导致部分承批人无法及时利用土地,这种情况应如何公平处理?郑安庭又称,加上新《土地法》未有就归责问题定出清晰定义,结果令商人在本澳投资的庞大资金,付诸东流!

归责与否,无阻收地

崔世安回应称,按照现行《土地法》规定,25年批租期届满,无论是否可归责于承批人,批给都会宣告失效,这个观点在去年廉署对于闲置土地的调查报告、以及近期法院有关土地批给失效的司法裁决中,都得到了明确表达。

崔世安续称,将以负责任态度,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地分析批给土地责任归属问题,如果最终要归责于政府,政府亦会坦白承认。有关土地若处在司法程序中,政府也无法控制需时长短,因为司法机关是独立运作,政府只服从于法律。

一刀切,社会「难以承受」!

郑安庭(圆图)的「头阵」铩羽后,唐晓晴未几接力,虽然唐晓晴初时提及益隆炮竹厂换地事件引伸的法律问题,包括双重登记,认为问题複杂,询问政府有否机制,处理这类法律问题?

但唐晓晴话锋一转,指出政府若以一刀切手法,处理所有到期土地个案,做法不公平,同时恐怕会破坏土地交易的基础和稳定性,在本澳这个经济和法律社会,是「难以承受」!

特首回应李静仪提问有关炮竹厂刑责提问时称,会交由廉署依法处理。(资料图片)

特首不谈收地归责问题

崔世安面对提问,重申当局高度重视廉署对于益隆换地事件的报告,目前正进行深入分析,稍后将会制定符合法律规定的处理方案。不过,对于收地归责问题,崔世安则没有回应,只称同意唐晓晴看法,是不能将换地和闲置土地混为一谈,之后就重覆政府就炮竹厂换地事件的态度。现场所见,唐晓晴闻言颇为洩气,靠在座椅上全无表情。